郭子仪就是为了牵制安守忠,如果安守忠撤了岂不是坏事了?所以郭子仪立刻指挥军队过河,郭子仪作为名将怎么可能不知道此时过河的危险,安守忠看到郭子仪违反常理的操作,随即就明白了李唐大军绝对有诈,郭子仪的大军只不过是一支偏师破不了城门。
安守忠有了防备那么李俶和王思礼的偷袭计划必然破产。长安城虽然大,但是安守忠手下的是骑兵,守城不行但是支援速度必然快速。当西门守军发现西门唐军主力的时候,唐军已经接近西门,安守忠立刻带骑兵从南门赶到西门支援,这种情况下安守忠骑兵已经无法展开,只能以一直长蛇阵背城而守,这也正是《册府元龟》记载的:贼有骁锐九千爲长蛇阵,守忠谓安太清曰:“吾爲蛇首,子爲蛇尾。”遂令领四千人从延平门路入,命太清四千人从金光门路入,以一千趣平川,当官军而横击。贼首尾之阵翼张,前后奔冲,我师不虞贼之暴至,遂大溃。”
作为军事统帅的李俶觉得骑兵背城而守失去了机动性,失去了纵深,步军一个回合就可以凿穿敌阵,将安守忠大军一分为二分而歼之,于是挥师进攻。
如果是步军的长蛇阵确实是这样,因为步军军阵移动太慢了,无法发挥长蛇阵的灵活性。所以步军长蛇阵虽然猛,但是必须依靠两翼骑兵的快速支援。
但是骑兵的长蛇阵却是最犀利的阵形,你如果攻击蛇头,蛇尾的骑兵一瞬间就能支援过来打你侧翼,你打蛇尾蛇头必然调头攻击你的另外一个侧翼,你打中间蛇头、蛇尾必然双面夹击你。
所以在李俶的指挥下,安守忠的一字长蛇阵变成了十面埋伏阵,李俶的唐军主力被安守忠这条巨蟒用死亡缠绕给团团缠住,无法挣脱,最后被缓缓救援来迟的郭子仪从外围夹击蟒身,这才救出李俶逃回武功。
郭子仪请罪的很可能是因为自己的中了安守忠的调虎离之计没有及时救援。
清渠之战安守忠发挥了骑兵的机动性的优势,一方面骗郭子仪过河拉开郭子仪同唐军主力的距离,让郭子仪跟在后面吃灰,另一方面利用骑兵的高机动性围歼李唐大军。
唐军作战基本是以步卒和重骑兵破阵为主,唐军虽然人人有马,但是基本不是战马,多为步卒的代步工具。
唐军并没有成规模、成建制的骑兵军团。其实说到底就是骑兵费钱,有诸胡为自己充当骑兵,自己何须在上面花费钱粮,所以看大唐的对外战争就可以发现,唐军出征都会带仆从军,这些仆从军基本就是骑兵。
其次李唐也看不上骑兵,因为陌刀的存在让唐军根本不惧诸胡的骑兵冲阵,只是安史之乱之时将领都为唐将,十分清楚自家的打仗套路,所以这个时候河北唐军的骑兵获得了无与伦比的战绩
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唐军屡次吃败仗,基本都是败于同罗骑兵和曳落河骑兵,后来到了香积寺之战,如果不是回纥的骑兵救驾李唐差点又死于李归仁的骑兵之手。
一直到了后来诸胡参战,李唐才有了精锐骑兵和河北唐军对抗。
这一章可能读起来起来不好理解,作者给读者附了一张草图,看图应该很好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