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1 / 2)

胜者为王,重活2009 还斋 2753 字 2个月前

“先生,燕京来的重要电话!”

聊了没几句,从水底上来换身衣服的张涛捧着电话恭敬上前,李泽华聊的正起劲,接过电话一看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随后换上一副笑脸,“娄部,有什么指示?”

“指示不敢当,谁能给李董指示啊,哈哈。”财政口娄老总爽朗声音传递过来,“有个事要给你商量商量,你看着能不能帮忙参考下。”

“您说。”李泽华开始还没当回事。

可听了一些后,眉头逐渐紧锁,“娄总,你什么时候转行做扶贫工作了?这事不太好办啊。”

“好办也不找你这位大能人了。”娄老总说话很直接,“眼下各种基础原材料和生活物资价格蹭蹭往上涨,而企业的用工成本。

隐形支出都有不同程度上扬,惟独基础工资上涨幅度不大,幸亏商品住宅的价格稳住了,没有造成太大的社hui波动。

但农村的形势仍旧很严峻啊,上面接连开了几场会议讨论,最终形成几套多管齐下的方案,可是在民间资本配合度上。

我们思来想去,也只有借助青云旗下的青云农业服务和吃了么餐饮配套计划,你们的规模大,覆盖面积广,如果能做定点扶贫。

以一个乡镇为基础直接对接农户,以集中采购的形式发展蔬菜,水果,家养禽类畜牧生产生活,是有很大可能带领贫困地区致富的。”

“您说的我都懂,也很清楚这样做的意义在哪里,可是青云农业服务在之前已经做过无数类似选择,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原因五花八门,有农村农户不配合,不愿意服从科学种植和集中管理,但更多是中间环节的联合反制,这一家伙捅到底。

中间的采购批发,农贸集散基地以及销售源头都会站出来反对,几乎每个县乡都有几百号控诉集团与民争利,要不就是举报没有合格证。

没有免疫证明和相关部门加盖的特许餐饮经营许可,总之麻烦事一大堆,按照要求做吧,各种环节跑下来成本往上涨,就达不到物美廉价产品就近供应消化的初衷。

更别提带领大部分人脱贫致富,我有时候甚至都想直接给他们发钱算了,总比不断拿钱填无底洞好。

真的,娄总,我不开玩笑!之前看数据报表,某个分公司在一个人口1.3万人的西部乡镇做农业投资,前后累积投入600多万元。

最终落了个亏损750万(超出部分是赔偿)的结局,而这仅仅只是在其中一个村庄开展工作,该村总计才800来人。

我算了下你们财政扶持的部分也有200多万,如果发现金,该村每个人可以得到1.2万元以上,这不直接让所有人摆脱贫困了么,皆大欢喜啊……

我能理解上面不想养懒汉,养不劳而获,可是的人富裕起来。

有时候看到一桩桩极具普遍性的海量个例,我是真没打算继续做下去。

可不做吧,又没法指责什么,因为弟方衙门存在的基础就是排除一切隐患,为w定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再说想要扭转其中的不利因素涉及范围太广。

短时间内就算大家有决心做得更好,也很难说一定能做成什么样子。

所以集团只能被迫在愿意完全配合的乡镇搞农业基础投资,目前看起来还不错,因为整体规模足够大,哪怕极个别地区签了合同反悔。

集团也有足够的腾挪空间,闹到最严重地步也无非是刚刚建设好的农产品蔬菜种植基地被铲除,花几百万弄好的处理加工工厂被拆除而已。”李泽华避重就轻汇报。

倒不是说他怕得罪人,而是涉及基层的经济合作就这样,你说服999个人也没用,只要有一个跳出来表达不满,就会带动很多人出来想要多分一杯羹。

而东大的农田菜地基础属性摆在那,任何人都只能通过流转承包来进行统一商业行为,加上距离农户家太近,又不可能时时刻刻派人监督。

所以青云农业服务公司做成本核算时一般提前做了损耗量,20%起步,青云再牛皮也不可能阻止千百万生活在农业生产基地旁边。

没事就下地偷摸弄点特色农产品回去加餐的普通人,这事完全只能靠自觉,所以现在明白青云农业服务公司亏损远超预期。

又必须对外扩张,不惜漂洋过海跑到万里之遥的南美和非洲开垦土地种植农作物了吧?

因为东大人太多,大家张嘴要吃饭,土地又清一色是国有,哪怕是平原地区也很难做到把地全部圈起来进行精细化管理。

何况田间地头时不时冒出来一间民房,就更无法杜绝普遍性的占便宜,以中部某地举例子,青云分公司在当地流转承包几千亩土地种植南瓜等蔬菜。

结果还没到收获季节,一大半的南瓜就被人摘走做成南瓜丝,最后变成一堆肥料,敢问这怎么整?

修建的一圈栅栏,本就是防君子不防小人,其中只要有一处打开个缺口,不出三天就有闻着味上来将辛苦种植农产品一扫而空的主。

总不至于为了种植的价值几百万南瓜,弄几百万钢筋水泥墙,再拉一层高压电网保护起来吧?

别说政策不允许在基本农田上瞎整,就算当地网开一面破例允许,青云也不可能为了每年几百万上千万营收,了不起10%净利润去投资几百万修围墙保护。

这就又回到问题出发点,怎么做才能在衙门,企业,农户之间达成一个完美平衡。

娄总打电话来的初衷,就是见以青云系为首的大集团,在资本市场赚取了太多超额利润,以李泽华个人为例。

现在公开报道中几乎不允许出现对他财富的预测,不然就要出大问题!

比尔盖茨的财富够多了吧?

可是整个微软的总市值(2014年时为3000多亿美元)估计都不够李某人的财富零头,这要是曝光出来会造成多大负面影响?

好在全球主流媒体相当配合,没人敢越过红线私自报道,一些八卦杂志最多就是映射几句,即便有真凭实据也不敢触霉头。

而李泽华也忙着将个人名下股份打包转移到各种马甲基金,以避免上市后的公开信息纰漏,比如在已上市的各家企业。

他的名字和公开持牌基金几乎没有出现过,就是为了淡化不利影响。

可自从2014年三月份以来,随着央行财政口的新一轮货币宽松,软妹币流通值首次突破一百万亿,作为必然结果的优质资产涨幅惊人。

尤其是被选定作为资金沉淀池的内地沪深和香江,新加坡股票交易所普遍完成翻倍上涨的经济奇迹,目前远没有停滞翻转的迹象。

从两千点涨到四千多,许多蓝筹主力股已经完成股价翻倍,比如两桶油的联合市值从最初4万亿软妹币涨到9万亿软妹币上方。

这中间凭空多出来的利润又通过银行贷款,金融抵押等多重方式继续投入股市,即便上面再三令五申强调不能超出实际市值的50%。

也挡不住各路想要发财的资本想尽办法钻空子,比如不能从金融机构抵押,那就用高息吸纳社会沉淀财富,然后以认购公司债等方式,将资金以公司名义投入股市。

偏偏上面还不好公开喊停,因为内资不买外资也会买,鱿太资本集团和欧萌,传统美资,脚盆鸡及其它各路国际热钱疯狂涌入。

内地2013年一整年合计实际利用美元外资超过1.6万亿美元(因为软妹币大量出海,反过来刺激美元等国际结算货币加快和软妹币互换,并以软妹币投资内地)。

无论这些钱是不是用来投资实业制造业,还是用来购买优质资产,不动产,最终都免不了抵押后再流入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