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多资产少,恐怖的溢价收购变相推动了通货膨胀,幸亏上面一直坚持着底线不动摇,民生基础物资由衙门公开托底保障,才没有让普通人的口袋被洗劫一空。
但大资本赚钱的速度还是让上层大吃一惊,以和青云一块做多的仲信金融集团为例,其在2012年底时持有的金融资产被重新分配。
其中大部分被当时的对手青云系,润华系等集团分走,留下的股市市值仅700多亿软妹币。
可是到2014年9月底,不过区区20个月时间,仲信金融集团仅自营部就在沪深,香江,新加坡股市持有超过600亿软妹币流通市值。
而仲信旗下获批发行的62支私募,公募基金,也同时持有上述交易所超过1500亿软妹币市值产品。
其它各家集团也差不多是类似情况,可偏偏整体又没突破上面划定的底线,即金融投资要做,但绝不能因为做金融太赚钱而忽略实体经济发展。
换成只管眼前利益的资本家,当然不会遵守这个规定,可李泽华本来就是依靠投资互联网和传统制造业,服务业起家的人。
无论任何时候他都不可能放弃传统实业的基础,因为这是他活命的根本,没有太大背景,又掌握万亿,乃至十万亿以上规模的资金。
无时无刻不有人试图窥视,试探,想要从他身上占便宜要好处,是青云集团旗下上千万消费主力军下撑着,他们就是李泽华继续潇洒的底气所在。
每年为三大保障基金贡献超过三千亿保费收入,额外还为非基础保障领域的商业保险业务贡献超一万亿保费收入,这是何等的贡献?
仅仅青云旗下自营和挂靠的两千多万辆网约车,运输车辆,每年就要为八大保险集团上缴几千到上万不等的保费。
更别提青云是民营资本中对基础保障建设最完善的企业,六险一金和超出社会平均薪酬1.5倍的打卡工资,就足够让衙门眉开眼笑。
最关键是这一千多万加上背后的家庭,直接影响的人,相当于东大和东南亚总人口的4%还多,这无形中又创造出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消费市场。
有稳定收入来源,才有消费动力,什么消费电子,汽车和住宅等大宗消费市场才能活跃起来,就拿奢侈品消费举例吧。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青云系和部分央国企,以及来自潮州,闽南,江浙的资本合作,从法兰西和美利坚奢侈品集团手里,最起码夺回来每年500亿软妹币商品份额。
仅此一项就为东南沿海创造出20万个以上手工业,养殖业高端工作岗位,以及贡献出超过150亿的生产流通税收。
随着东大奢侈品包包,香水,高端服饰和其它奢侈品产业链逐渐起来,未来仅东方世界的消费潜力,每年都在一万亿软妹币以上。
这其中固然有黄金珠宝,传统文化产品(如翡翠玉石,可供交易的古董和历史文化沉淀产品)的加持,但最终受益的还是本国经济。
仅高达30-75%的奢侈品税率,以及手工业(鼓吹原材料稀缺,手工匠心智造才是高端)贡献出的工作岗位就足以让无数城市乐开花。
在内资不赚外资赚的大前提下,上层只能睁只眼闭只眼,毕竟内资赚了最终消费力和投资还在本地,外资赚了指只会低买高卖然后带着钱离开。
可问题是!
上面也没想到,这家伙太能赚啊!
动辄几万亿十几万亿的投资资产翻倍是什么概念?
仅仅一个两桶油为首的前十大东大上市企业基本盘,就给幕后推动上涨的投资商,带来超过十万亿软妹币的巨额财富增值。
更别提青云系即将上市,加上其海内外盟友公司,届时又要创造出一个新的股市神话,比如阿美石油分配给香江新加坡交易的委托寄存股份市值。
就超过40%,以2万亿美元的市场预估计算,总价值超过一万亿美元七万多亿软妹币,届时大资本又得狠狠吃一口,尤其是青云通过和大户谈判。
从原本10%占股谈到今天的15%(上市后会稀释到11.25%),仅此一项就价值超过1.6万亿软妹币,更别提青云李某人在微支付占据的40%多个人股份。
简直能突破人类想象极限,目前微支付管理的外部基金规模总额在1.5万亿美元上下,可受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全球主流资产暴涨因素。
和入股全球主要交易所影响,尤其是在几次大的金融战中获利匪浅,其12-14年度(14年为上半年数据)总营收分别为370亿美元。
910亿美元和2014年上半年的550亿美元,可利润率从未低于40%,换句话说2014年度如果不出意外,微支付将创记录的贡献超过400亿美元的净利润。
也难怪市场会给微支付开出最低1万亿美元的估值,它不仅管理着全球超过三万亿美元的诸多基金,还拥有一个庞大无比的自营部。
仅自营资金就超过2000亿美元(融资付8.5%利息募集为主),而且其中许多私募基金的钱本身就是青云系自营资金,只不过被人为过一道手藏起来了而已。
这种恐怖的赚钱效率,谁见了不眼红?
娄老总代表上面出面就是想要把资金收益留下来,同时也是通过这件事探听李某人的态度,毕竟优质资产上涨的大势没人能阻止。
内资不买不赚,外资也会想尽办法挤进来赚走,与其便宜外人不如让自己人赚,可如何分配成为大难题。
李某人也害怕啊,钱多到他自己都眼晕,每天捐十个亿都赶不上赚钱速度的时候,真会无语到极点,紧随而来的就是恐惧。
“弟方上的事情就是涉及到方方面面,企业不能搞无限制托底,不然以后后患无穷,你还是得想办法控制,不然青云农业服务跑到外面弄几千万公顷土地。
种植出来的农产品内销,好是好,问题消费市场怎么培育起来呢?”娄老总也从来没碰上过这种奇葩事,一家公司即将掌握一个大经济体全年gdp的事情。
全世界都没经验啊!
“扩大内需将沿海涉及内贸的企业整体搬迁到中西部(主要是豫皖鄂湘川渝秦七省,以及滇缅新通道的滇桂二地,至于东北还在等两猫纷争加剧,趁机谈出海通道)。
原则上在中西部新增提供不低于八百万个制造业岗位,和两千五百万个服务业岗位,以及部分科研和新兴行业转移都在按部就班的做。”李泽华只能打太极拳。
没办法啊,他是真不想碰农业了,“至于农村农户,想办法山区转平原,平原转城市吧,现阶段制造业和服务业带出一个就能带出一群。
哪怕60岁也能参与社会经济建设,月薪5000就能养活一家人(商品住宅和租房成本比原时空降低何止一倍以上),只要抓住智能制造战略不松口,轰隆隆力量增强。
确保东大的外贸运输船可以安全停靠在第三方港口,进行自由贸易并用软妹币结算,那么欧美就永远无法打断这个进程。
有了全世界的矿产原材料和粮食源源不断运输进来,我们的工业品在全球畅通无阻的销售,这种模式就能运营最低三十年。
至于三十年以后,那是下一代人该考虑的问题,说不定我们都上外太空采矿了呢,届时物质必定极度丰富,压根不用考虑吃穿成本。”
“承你吉言,不过眼下的问题还是存在,你得以身作则啊,农户的问题不解决,城市化也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娄老总是中间人。
他谈不妥后边大老总就要下场打屁股咯,传递完信息他还是挺满意,至少李泽华的态度非常好,尤其是扩大内需和财富分配上。
青云做的已经相当好了,没有托底保障又能维持世界范围内竞争优势,最关键是不等不靠,不仅不是负担还能从外资嘴里虎口夺食。
就是太激进了点,让保守人士一度认为是想打世界大战的主……(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