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等到韩王在乱世中再次死去的时候、韩再次覆灭的时候,他又找到了借口和理由——我是为了天下苍生啊,所以他选择了刘邦。
但事实上,他还是为了自己的权势。
因为他发现了,刘邦才是最能够获得胜利的那个人——也较为符合儒家的思想理念。
他这一路,都只是为了自己、为了权势、仅此而已。
这样子的聪明人,他们的信念很难推翻——尤其是外人。
樊牧想要推翻张良的信念,然后将他的信念重塑,让他投靠秦国,为秦国效力,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所以樊牧干脆就不这样做。
他选择了另外一个捷径样的办法。
让张良自己去推翻自己的信念,然后让张良自己再次找到一个合适的借口——继而效忠于秦国。
自己推翻自己这种事情,换做是一般寻常人来说,是很困难的事情,甚至比他人推翻自己的信念还要困难,但对于聪明人来说恰恰相反。
这才是樊牧突然离开的原因。
他看着远处的夕阳,太阳缓缓的落在地平线以下,一切都好像是那么的寻常。
“我的时间不多了啊。”
.........
未央宫中
嬴政同样是发出了这样子的感慨,他看着面前的奏疏,轻声道:“朕的时间,不多了。”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如今距离樊牧从监狱中出来都已经要一个多月了,而距离樊牧的“刑期”也只有不到一个月了。
他必须是加快脚步,然后推动那件事情的发生。
所以.....
嬴政轻笑一声。
“顿若。”
黑暗中走出来一个身影,脸上带着恭敬的神色:“陛下。”
嬴政低垂着眼眸,看着顿若说道:“可是准备好了?”
顿若微微颔首应声道:“启禀陛下,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准备好了——因为张良被发现的缘故,所以臣顺势将原本的张良刺杀替换成了“楚国余孽拯救张良”,因而“刺杀”陛下。”
嬴政微微点头。
他站了起来,神色依旧平常,像是往日一样的看着东宫的方向:“扶苏那边如何了?”
顿若略微思索便直接回答道:“长公子那边也已经准备好了,此时咸阳学宫、诸子百家的事情都蓄势待发,大抵上是能够造成陛下所预想的“洪流”的。”
这些时日,嬴政准备了许多的事情,但这些事情都拖着,并未曾真正的去实行。
目的便是如此了。
所有的事情都会在他“病危”在床,太子监国的时候爆发出来。
而这样的事情加上他真的“病危”,会一下子给扶苏以及樊牧无穷的压力。
继而.....
事就成了。
“如此便好。”
“备车,朕要去闲云小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