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罗汉堂的真相(2 / 2)

除此之外,大殿之中,也未见什么异常。

此时刘瑛已然礼佛完毕,只听竺法安道:“还请各位随喜后院罗汉堂。”

听到罗汉堂三字,顾昭登时想起一事。

初到洛阳之时,在那酒店之中,曾听店小二说过白马寺中有金身罗汉,造型栩栩如生,想必就是在这罗汉堂中。

刘瑛喜道:“久闻白马寺三十二座金身罗汉,巧夺天工,世间罕有。小女渴见久矣,还请大师引路。”

三十二罗汉?顾昭听得一愣,这又是什么组合。他记忆中要么十八罗汉,要么五百罗汉,这三十二,不知从何而来。

不过想想此时佛教东传不久,跟后世有些差异,也不足为奇。

罗汉堂的乌木门扉距正殿不过数步之遥,顾昭刚跨过门槛,后脚跟尚未完全离地,整个人便如坠冰窟般僵在原地。

青砖铺就的地面缝隙之中,同样嵌满了暗金色的梵文符咒。

三十二尊金身罗汉在佛堂中沿回形阵静默矗立,鎏金法相被漏窗斜照割裂成明暗两界。

他强抑心中惊骇,趁刘瑛与冷寿光等人正与竺法安论道之际,悄然退至殿角。

精光自他眼中闪过,真如法眼扫视之下,那些或坐或站于莲台之上的罗汉金身陡然现出异相.

左首一尊扶冠按剑,怒目圆睁,俨然朝堂诤臣; 右首一尊振袖昂首,气节凛然,正是赴义之士。

他深吸一口气,平复着自己的心情。

仔细观察之下,罗汉衣褶间隐约可见曲裾深衣形制,金漆斑驳处裂纹如血。

更令他心惊的是,左首扶冠罗汉的金冠内侧,天下模楷四字篆痕宛然。

右首振袖者的袖口暗纹里,“仲举先行,吾当继之”八字以赤砂浸染,殷红如泣。

这满殿金身,竟尽是党锢之祸中蒙难的天下英杰。

李膺为世之楷模,范滂继陈蕃而死,一代人宗,都被永锢在这泥塑金身之中。

殿中香火缭绕,恍若当年太学生哭祭时的纸灰飞扬。

他强自按捺下心中愤慨,不动声色地轻咳一声。

冷寿光何等机敏,当即会意,朝刘瑛递了个眼色。

刘瑛会意起身,盈盈一礼道:“大师,晚辈先行告退。”

冷寿光顺势接道:“瑛儿且先回府,为师与大师尚有些佛法要参详。”

刘瑛微微颔首,眼波流转间在顾昭身上轻轻一掠,旋即收回目光,莲步轻移出了殿门。

听闻冷寿光有事相询,竺法安便也挥袖遣散众僧。转眼间,偌大的罗汉堂内,只余下四人相对。

见堂内尚有两个陌生面孔,老和尚不由得白眉微蹙,面露疑惑。

冷寿光不慌不忙道:“这是我新收的两个徒儿,今日特地带他们来拜见大师。”说着示意二人上前。

顾昭与楚翔当即执弟子礼,竺法安手中佛珠轻转,笑道:“冷檀越何时收得佳徒,怎不早告知老衲?也好备上一份见面礼。”

冷寿光摆手笑道:“大师说笑了。”

他话锋一转,正色道:“今日前来,实有一事请教。听闻天竺有浮屠宗一脉,还请大师解惑。”

随着浮屠宗三字出口,竺法安手中转动的佛珠忽地一顿,雪白的长眉上挑,半阖的法眼陡然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