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院开院这日,云泽里飘着如烟细雨,远山笼罩在朦胧水雾中,宛如一幅未干的水墨画卷。
柳栖云撑着一把青竹柄油纸伞站在青石山门前,细密的雨丝在伞面上敲出沙沙轻响。
她修长的手指轻轻转动伞柄,看着雨珠顺着伞骨滚落成线。
远处蜿蜒的山道上,三三两两的身影正冒雨而来,蓑衣斗笠在雨幕中时隐时现。
柳栖云嘴角不自觉扬起一抹浅笑,眉心痣在雨光映照下显得格外生动。
“师姐,登记台都搭好了!”林可点从临时搭建的茅草棚里探出半个身子,手里晃着一叠表格。
“按你说的,每人一份《入院申请表》,还有《灵根属性测试表》、《丹道基础问卷》......”
柳栖云收伞步入草棚,潮湿的木香混合着新鲜墨汁的气息扑面而来。
三张柏木长桌依次排开,桌面上还留着新刨的木纹。
第一张桌上整齐摆放着笔墨纸砚,一摞编号木牌按照天干地支的顺序排列。
第二张桌上是五块晶莹剔透的测灵石,分别对应五行属性,在昏暗的草棚中闪烁。
第三张桌则堆满了各式瓶罐器皿,在雨光中泛着微光。
“布置得不错。”柳栖云指尖轻抚过桌面,“就按这个流程来。”
“先登记基本信息,再测灵根属性,最后笔试加实操。”
雨幕中,第一个报名者已至山门前。
是个约莫十六七岁的少女,身披蓑衣,背着个半旧的药篓,篓中几株新采的灵草还带着泥土的气息。
雨水顺着斗笠边缘滴落,在她脚边汇成小小的水洼,露出一双灵动的杏眼。
“欢迎来到格物院。”柳栖云微笑着递上一块檀木牌,“请先填写申请表。”
少女接过表格,只见纸上除了姓名、年龄等常项,更有“为何选择格物院”、“对丹道的独到见解”等开放式设问。
最末竟要求附上一篇《修真界现状之我见》,字数不限。
“这......”少女咬着笔杆,面露难色。
“但抒己见即可。”林可点适时递来一盏温热的灵茶,“我们重思想不重辞藻。”
填毕表格,少女被引至第二张桌前。
谢云澜正调整着五块测灵石的位置,见她过来,展颜一笑:“请将手心贴于每块灵石上三息。”
当少女的指尖触到赤红测灵石时,石中骤然迸发出灼目红光,将草棚映得一片彤红。
“中品火灵根!”谢云澜朱笔一挥,在表格上落下批注,“下一位!”
第三关的笔试由云无岫主考,他面前摊开一份墨迹未干的试卷。
“请听题——”他轻咳两声,“假设欲炼一炉补气丹,开炉时发觉主药缺三成,副药反多五成,当如何调整火候与炼制时辰?”
少女瞪圆了眼睛:“这……丹方上不是都有定数么?”
“在格物院,我们倡导师法自然。”云无岫推过一块算筹板,“不妨现场推演。”
实操环节更是别开生面。
如风搬来十余种常见灵草,要求报名者封住灵力,仅凭五感辨识分类。
“简直荒谬!”一个锦袍玉带的修士拍案而起,“我族炼丹向来......”
“那阁下或许更适合别处。”柳栖云笑意不达眼底,将申请表递还,“格物院只收实证求真之人。”
正午时分,雨霁天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