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在阳光下舒展枝叶,嫩叶上的水珠折射出光芒。
柳栖云正给通过初试的二十余人讲解格物院的运行机制。
她的声音不大,却让每个人都能听清,仿佛带着某种韵律。
“每个人都可在院内授课,分享自己所理解的丹道知识。”
“每人每月必须完成一个研究课题,可以是改良丹方、培育灵植,甚至是设计新的炼丹工具。”
她指着墙上的贡献榜:“成果经过同行评议后,会按价值给予贡献点。”
一个瘦弱的男孩举手:“什么是同行评议?”
“就是所有同修一起评估你的成果。”林可点解释道,“比如你发明了新丹方,要当着大家的面炼制一次,接受提问。”
下午的终试更是让不少修士云里雾里。
柳栖云将入选者分成四组,给每组发了一包杂乱的低阶灵草和一口普通铁锅。
“任务是用这些材料,在两个时辰内研制出有实际功效的丹药。”她翻倒沙漏,“开始!”
草棚里顿时炸开了锅。
有人手忙脚乱地生火,有人对着灵草发呆,还有人已经开始激烈争论配方比例。
柳栖云背着手在各组间巡视,不时在本子上记录观察结果。
最终考核结果出人意料又在意料之中。
那些不拘成法者各显神通,另辟蹊径,竟真炼出五花八门的丹药;而恪守世家教条的子弟,因执拗于传统丹方,反将材料炼作一炉焦炭。
“恭喜诸位通过考核。”
暮色四合时,柳栖云立于茶树前宣布结果。
“自今日起,我们便是同门了。”
新人各得一本云纹封皮的记录簿与一支特制符笔。
“研学日志需按规范记录。”她示范着书写格式,“日期、天候、目的、方法、结果、讨论,缺一不可。”
星子爬上夜幕,新人们环坐茶树周围,开启了格物院首次论道。
话题从“控火术的灵力耗损”渐次偏至“丹炉形制对药效之影响”,争辩声惊起林间栖鸟。
柳栖云倚在茶树虬结的根茎上,望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
夜风拂过树梢,一片新叶飘落于她摊开的日志上。
她轻轻拈起嫩叶,就着月光细观叶脉纹理。
明日便可开坛授课了。
面前这些年轻修士眼中跳动的求知火焰,恰似当年她在实验室通宵观测数据时的模样。
她暗暗规划着明日的授课内容,思考如何将现代科研方法自然地融入丹道传承。
风中混杂着茶树的清香,柳栖云望向古茶树虬结的根系。
这茶树或许连通着灵力本源的秘密。
要解开这个世界的真相,就不能囿于传统认知。
她期待在这里建立真正的学术共同体,让每个观点都能在实证中淬炼。
她等着那一天,重构丹修法则的那一天。
开始掉收了T T一首凉凉献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