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至站定身形,李旦这才开口介绍道:“四郎,这便是你众多阿兄中的一位,封号临淄王,我家三郎。”
说罢,又同那位三郎说道:“三郎,这便是陛下四子,你弟弟温王重茂。”
李重茂一时有些愣住了。
万万没想到和这大名鼎鼎的李隆基初次见面,竟然会是这幅光景……
那披头散发,扭动身子跳舞的形象,让自己着实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李隆基理顺头发,露出那张英伟的脸庞。
眼珠来回动了动,走上前来,开口说道:“没想到四郎竟也来阿兄的暖房宴庆贺,快快入座罢!”
李重茂见他这番淡定从容,心想这才有了几分争皇位的形象嘛。
先前那副样子算个什么。
“阿兄乔迁新居,重茂自当来庆贺。”
李重茂语气平淡,不像心中那般所想。
“大王来这处位置坐吧。”
李隆基正想再说什么,却被一道声音出言打断。
上官婉儿正指着一处位置,对李重茂说道。
“相王叔,阿兄!你们今日宴客,诸事繁多,随意去忙就好,我便不给相王叔、阿兄增添麻烦。”
李旦和李隆基见状点了点头。
“四郎随意就好,此间并无外人。”
说罢,李旦就再次出了宅门迎客去了。
李隆基站立原地,望着李重茂比自己还高出几分的身躯,眉头微蹙,不知在想些什么。
眼见上官婉儿与这位他很少见到的弟弟四郎,交谈甚欢。
李隆基的眉头蹙得更深了。
过了一会儿,李重茂刚刚坐下,就看见李隆基站立许久后,被一名身穿青色官服的人拉到一侧。
不过自己却不认识那人。
李重茂摇了摇头,还是时间太短了,朝中许多官员无法认全。
此人正是现为朝邑尉的刘幽求。
后来更是跟随李隆基协助一同谋划和发动唐隆政变的关键人物。
李重茂今日,倒无其他事要,只是好奇李隆基是何相貌。
顺便来看看他如今的心态如何。
眼下,有了在潞州那位替他算命人,替他坚定的信心。
想必这位李三郎现在应该是踌躇满志,想要大有一番作为的时候。
“刘邑尉,今天来入宴的人中,可有毛仲禁军中的好友?”
李隆基同刘幽求走到一旁后,身子一半没入阴影中,语气平静地询问道。
或许是因为幼年时被囚禁在洛阳的缘故,同别人交谈时,李隆基总习惯了藏于阴影中,不让人看见他的神情。
刘幽求颧骨高突,三角眼的眼角处有颗黑痣极为明显。
听到李隆基问话,刘幽求眯着眼睛回道:“回临淄王,眼下并未见王毛仲所说的人。”
王毛仲是李隆基在潞州时,收为奴仆的,因其武艺过人,所在李隆基身边护卫。
年轻时,王毛仲曾在禁军中任职。
所以此次回长安。
王毛仲就自告奋勇,说要替李隆基招揽一些禁军将士。
眼下看来似乎不太顺利啊。
李隆基心里叹了口气,如此想道。
顿了顿,他又再度问道:
“姑姑那边可有回信?”
刘幽求闻言一怔,随即苦笑:“公主这几日都闭门谢客,恐怕是不会来了……”
李隆基双手握拳攥紧,忽地又松开,脸上露出失望之色。
不过隐匿于阴影中,刘幽求未曾得见,再度回禀说道:
“不过……公主次子卫尉少卿薛崇简,薛少卿应允了会过来。”
李隆基闻言这才走出阴影中,面色恢复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