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摇摇晃晃地穿过朱雀大街,绕过几个弯拐后,停在了东市外。
杨崇义率先下了马车,用手撑住帘子,脸上挂着讨好的笑意。
李重茂见他这番动作,语气平和地说道:“杨翁何至于此。”
“都是小人应该做的。”
杨崇义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好。
李重茂走在前面,杨崇义在他身侧后方半步距离跟随着。
在东市中走着,别有一番寂静。
相较于西市的热闹而言,这边少了几分吵闹,却多了许多服饰华贵的人。
“杨翁是不是还做着西域玉石的买卖?”
走了没几步路,李重茂看着杨崇义四处打量的眼神,出声询问道。
杨崇义一愣:“大王怎地晓得?”
李重茂笑笑,眼含深意地看着他道:
“从进东市开始,每每经过一家玉石肆宅,杨翁眼神都会停顿片刻,尤其,路过布庄和成衣铺时,时间格外久一些……”
杨崇义不由自主地摸了一下他那撇小胡须,讪笑着道:“大王端的十分心细,小人的心思都被看个干净了。”
李重茂微微摇头,道:“并非是我心细,实在是杨翁表露得太过明显。”
说着,他脚步一顿,目光看向不远处的王氏布庄。
布庄外,簇集着许多衣着清凉而又华贵的妇人,大多都是齐胸襦裙勒出一片雪白,罩着透明轻薄的纱衣。
在西市,可看不到这番打扮,大唐的开放风气也只是流传在上层,一些特定场合才能见到。
杨崇义顺着李重茂目光望去,一下子没忍住咬了下牙齿,觉得有些痒痒的。
耳边忽地响起来一道声音。
“走吧,杨翁,咱们要去的地方,到了。”
随即。杨崇义便看见李重茂的身形,径直往那王氏布庄而去。
联想了一下方才李重茂那个眼神,他心中似有明悟。
忙不迭地拽着圆润的身子跟了上去,软脚幞头抖动着,似乎感觉到了他的高兴。
错落过几个妇人的身形,李重茂与杨崇义进了布庄。
布庄的管事一见李重茂,便放下手中的事迎了上来。
“奉御在否?”
李重茂当即便问。
“主家今日尚未来此,大王若有要事,小人立马前去传信。”
管事恭敬地回道。
李重茂点了点头,道:“到时请奉御内院相见。”
管事点头应是,随即叫来个人,耳语了几句话,便见那人快步出了布庄。
李重茂说罢,领着杨崇义直往内屋里的院子方向而去。
王崇晔在布庄后面的院子,设了一个裁衣小房间,有生意上门时,便会在里面做些缝缝补补的活计。
若无事,那里一般就是他的私人会客处。
杨崇义端坐在胡凳上,身上似乎有什么在跳动,不时扭着身子。
李重茂见他一副想问又憋住不开口的神情,心下不免觉得有些好笑。
“杨翁有什么想问的,直接开口便是,莫要憋坏了身子。”
闻听此言,杨崇义再也憋不住好奇心问道:“大王认识这布庄主人?莫非大王要替小人引见的人便是他?”
杨崇义一连问了两个问题。
由不得他不兴奋,若是能成功见到王氏布庄的主人,不管是什么样的办法,他都太想与其产生交集了。
毕竟,他观察了许久后,发现这王氏布庄似乎就只做一些特定人的买卖,也只在长安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