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吐蕃使臣勃禄星(1 / 2)

鸿胪寺中礼宾院。

李重茂和纪处讷二人,被领进吐蕃邸的一处房间内。

房间中,早有一个身影背立着在等候着。

闻听关门声音,那身影这这才转过来。

正是李重茂前些时候在朱雀大街上,所看到的吐蕃驼队中,那领头的人。

这应该就是那位吐蕃汉子所说的尚论大臣。

他还是一身绛红氆氇袍,鼻梁上的那道伤疤近看之下,更加骇人,左耳上垂挂的绿松石坠子,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着。

眼见李重茂和纪处讷二人,他学着大唐人那般笨拙的行礼,开始自我介绍。

“大蕃尚论大臣勃禄星,见过大唐纪太府卿。”

尚论大臣,这是吐蕃的官制体系中,最能体现出身份地位的。

吐蕃的核心官僚中,大致分为两种,一为“尚”,二为“论”。

尚是指与吐蕃赞普的母族或妻族,等同于是外戚。

论则是指,除外戚之外的其他官员。

两者合称,这一般是吐蕃官员用来彰显自己身份的称谓。

勃禄星看来是做过功课的,并未直接称呼纪处讷为检校鸿胪寺卿,而是用他的正职来称呼。

只是,李重茂见他的目光向自己看过来的时候,带有一丝疑惑。

不待勃禄星开口发问,李重茂便开口说道:“大唐温王见过使臣。”

一旁的纪处讷点点头。

勃禄星略微一愣,双手覆胸向他行礼,旋即邀请二人入座。

此行大蕃来唐的人员,除去例行的商队以及准备和大唐比试马球的队伍外,来的人并没有多少。

一来这只是进献国书和奉上礼物的流程,用不上太多的人。

再者而言,后面还有更高一级吐蕃官员到来。

那才是真正求取和亲的队伍。

念及于此,勃禄星心中有些郁愤难平,就连这进献国书的小事,国中都还要派遣一些愚昧僧人监视于他。

落座后,勃禄星转动着手指上的骨戒。

“太府卿,勃禄星想询问一句,不知何时可以安排我等进献国书。”

纪处讷愣了愣,正色说道:“尚论大臣勿要着急,查验身份和检阅国书的事要,我大唐鸿胪寺中已有职官负责,使臣且安心等待两日便好。”

所有外邦使臣来访的流程都是固定好的,先是由鸿胪寺查验身份,翻看完国书后,拟定相应的章程呈递中书省,然后由中书省上奏后定下接见的日子。

吐蕃按理来说也不是第一次朝见,所有的事宜他们应该十分清楚才是,怎么这次……似乎显得有些急躁?莫不是我想多?

这是纪处讷心中的疑问。

不过他只是将这疑问放在心中,嘴上所说却是那套合乎规矩的官话。

李重茂在侧并未说话,只是不时注意着勃禄星的脸色变化,试图从中获得一些信息。

吐蕃使团每次来大唐来访,都是有其目的所在,这一次又会是什么呢。

这个时间点,吐蕃的赞普,应该还只是个四五岁的小孩子,真正的权力还是握在那些臣子手中。

听到纪处讷官面的回答,勃禄星皱了下眉头,那鼻梁上的刀疤更显狰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