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转身看向那些个王公大臣,以及宗室子弟,朗声道:“哪位好儿郎愿为我大唐拔得头筹?”
此话一出,观礼台上顿时安静下来。
纷纷有些嗫嚅。
先前吐蕃球手那般马球技巧,在座都是有目共睹,要说谁能必定能拔得头筹,怕是谁也不敢作保。
李显见状面色不愉,旋即看向提出这个建议的李裹儿:“我儿既有这般建议,想必心中必有合适人选……”
李裹儿张口欲答,却被一前一后两道声音打断……
“四郎愿挺身为大唐一战!”
“臣愿出战!”
众人纷纷望向声音的来处……
只见是陛下的庶出第四子,温王李重茂,以及……
相王李旦的庶出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
李重茂目光与李隆基对视,二人均站出人群大半个身位,十分惹眼。
他本想等李裹儿提及时,再挺身而出,加以太平公主在侧附和,便能大大增加自己在李显以及群臣的信任度。
可没成想李隆基突然也站了出来。
大唐诸臣的目光依次从他与李隆基二人身上扫过。
多数人目光看着李重茂时,都是带着几分疑惑神色,唯有苏瑰、苏颋这两父子,投来的是和善笑容。
这也正常,毕竟他虽身为温王,但因年纪尚小,少有在朝堂之中走动。
甚至就连封王号,本应该随之赐予的田产,也没有得到。
大唐遵循的是均田制,每位大唐子民到了一定年纪后,都会被授予一定的田地。
普通的子民,授予的田地是以亩为单位。
而李重茂自己身为温王,授予田地所用的单位,是顷!
一顷是一百亩,而他所能被授予的田地在五到十顷之间。
但被韦皇后以他年幼为由,撺掇李显按下不发。
这也就是为何他身为堂堂温王,但王府中却过得穷困的缘故。
因此从这方方面面看来,若不是他突然来到这里。
恐怕直到被扶上那傀儡位置上之前,他李重茂仍然是个毫无存在感的透明人物。
至于李隆基,虽然小时候随李旦过得挺惨,但现在至少也是个潞州别驾。
加上年轻时在长安积攒下的名声,听着虽说有些不怎么好听,但……
臭名也是名。
李显那侧,李裹儿眼见李隆基站出来,面上闪过一丝不愉之色。
若是被他抢去了风头,那自己还如何以此为由,向父皇提及祭天大典终献一事。
念及至此,李裹儿当即上前一步:“父皇,儿臣以为……让四郎上场,乃是最佳选择!”
听到她这话,李显下意识将目光看向韦皇后。
只见韦皇后轻轻颔首。
他随即看了眼李隆基,又看看李重茂,面露几分纠结之色。
李隆基是个打马球的好手,李显也是略有耳闻。
至于自己这个儿子……
李显忽地发现,自己脑海中好像对他的印象不深……
除去上次在定昆池夜宴时,有着些许改观外……
“怎么?莫非泱泱大唐上邦,竟凑不出几个敢与我大蕃比试的人……不成?!”
消停片刻的勃禄星,见大唐众人在那里迟疑,便又恢复几分嚣张气焰。
“小小番邦,也配在我大唐面前逞能!”
李重茂沉声大喝,上前大踏一步!
很多时候,一味忍让并不能换来尊重,唯有拳头打到脸上时,才能让人闭嘴!
这一刻,李重茂脑海中,往日今昔,种种记忆涌上心头,汇成一股恶气……
这口气……
非出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