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挑拣拣一小时。
张耀祖两人终于把鱼给分类出来,两人拿背篓、竹篮子、麻袋装上鱼,就往家里赶。
没走来时路,张耀祖带着胡伟顺河沟往下走,胡伟顿时不解:“张大哥,不从小路走回家吗?”
“那边路干,顺着河走能给鱼洒洒水,死不掉。”张耀祖随口解释,“另外,趁好顺路找点熬鱼汤的野菜。”
“这大冬天的,还能有野菜?”
胡伟有点怀疑。
张耀祖开始没回应,走了好一段路,他猛地刹住脚:“有啊!咱们这地方不比北方,不下雪,有些野菜冬天里还真能活。”
说着,他快步走到溪水边上一块深草地,用柴刀劈开杂草,蹲下身子边掐起一根筷头大小的绿植,边朝胡伟招呼道:
“你过来瞧瞧,这就是我要找的野菜,炖鱼味道一绝!”
胡伟将信将疑走过来一看,那野菜像老鼠尾巴插在地上——蕨菜。
“哟呵,还真有!”他立马弯腰跟着掐了起来。
蕨菜炖鱼确实好吃,刚来知青点那会儿大队长专门找来给他们煮了一锅,那汤够鲜活。
两人乐其不疲地掐了一箩筐。
下午的时候,他们才把捞到的鱼全拿回家。
这一趟收获不错,所有鱼货加起来有一百多斤,因为多是大鱼,哪怕回去路上没水依旧有活性,拿回家往大缸里一放,全活奔乱跳起来。
“嚯哦~这鱼个头呔大了些。”赵学民提了提张耀祖递过来的鱼,啧嘴:“这年头谁家吃大鱼啊?老大条鱼,得耗多少油?亏你俩能想出来。”
这个年代肥油可比肉香多了。
生产队里集体杀猪宰羊,哪个不是盯着油水多的部分看?谁家拿了瘦肉,就叫苦,那玩意儿吃了不顶饱、没力气。
“也不全是,进山砍一些松针叶包起来丢进火炭里烧,也能吃啊。”张耀祖反驳。
上辈子,他去隔壁傣族自治县的时候,人家特色食物。
松针叶包鱼烤着、烧着吃。
“嘿~你还懂这个?”赵学民有点诧异,“啥时候去的傣族寨子?那边美女多的很,没想娶一个回家?”
“我爷爷说的。娶啥媳妇儿,早着呢!”张耀祖遇事不决拿出爷,转手从背篓里掏出一把蕨菜,“没有松针叶,我这不是还掐了一把蕨菜,煮个鱼汤也不孬。”
“也行,要是有豆豉一起熬更香!”
赵学民嘀咕一句,提着鱼开肠破肚。
胡伟进灶房里帮忙生火做饭,他可不想回知青点自个煮饭。
张耀祖则是看着天色还早,提着个麻袋,拿两条鱼又往公社去了。
“你去公社干什么玩意儿?”赵学民疑惑。
张耀祖头也没回,“明儿打算带胡老师搞个大货,我得去公社找老猎人借几天下套工具。”
公社里有名的猎人也就一两个。
张耀祖要拜访的是曾经和他爷爷交好的一位,听说年轻时候虎、熊、狼.....样样猎到过,不少被公社嘉奖。现在年纪大了,他家里孩子进木场、矿场、毛纺厂上工,没一个继承他的衣钵。
进了公社街道,张耀祖先去食堂和李国栋碰面,送了对方一条鱼,又给他递过去一个麻袋,让对方带回去给两个老外。
李国栋连声答应,看了眼麻袋急匆匆地跑了。
转头,张耀祖来到挨着民兵部的住宅区,按照上一世的记忆找对门,抬手敲了敲。
“哪个啊?”院里传出个小姑娘的声音,对方刚想过来开门,就让一道苍老声音打断:“别去,你个娃儿屁大点身板,门口要是拍花子,给你兜走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