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想要顺利拿下这几个村子,在这里发展根据地,对付那些贪婪的地主,为老百姓争取利益,就得给辽县的鬼子找点事情做,让他们腾不出手来。
李云龙点了一根烟,屡屡烟雾升腾,弥漫在团部房间内,而李云龙嘴角也慢慢勾起,眼神愈发兴奋锐利。
“张大彪。”
“在!”
没多久,团部内响起了熟悉的声音。
···
“旅长,好消息。”
“大好消息。”
旅部,作战会议室,位于中央的桌子上摆着一张地图,赫然也是辽县周边地图,旅长正趴在桌子上,手持放大镜,聚精会神研究地图。
突然,旅部参谋长大踏步走进旅部,脸上写着两个字。
高兴!
“什么好消息?”
旅长好奇的看向旅参谋长。
现在还能有什么好消息?
“大好消息。”
“为了感谢我们救回来刘玉元,张万和给我们送来了最新生产一批50小炮炮弹。”
“还给您寄来一封感谢信。”
旅参谋长嘴角快咧到耳根。
“哈哈,果然是好消息。”
听闻,旅长同样也是大喜,嘴角同样快咧到耳根。
50小炮,就是鬼子的八九式掷弹筒,因为可以单兵发射,使用的时候需要用手扶着,所以部队里也叫做手炮。
这种有效射程射程五十米至五百米,榴弹威力相当于一个手榴弹,在熟练的射手操作下精度相当不错的曲射类迫击炮武器,比机枪威胁大得多。
也是老兵最怕的武器。
鬼子几乎每一个步兵班都装备一挺掷弹筒。
在和鬼子作战中,缴获很多,目前三八六旅的几个主力团,每个团都装备有超过十具。
唯一的问题,就是炮弹不够。
战斗缴获的50小炮炮弹本来就少,用着用着就用完了,而己方也没办法生产,没有炮弹的掷弹筒,连烧火棍都不如。
如今根据地终于可以自己生产掷弹筒榴弹了。
“不过,张万和说了。”
旅参谋长收起笑容,说道:
“受限于工艺和材料,新炮弹气密性不足,最大有效射程只有一百五十米,引线时间也存在比较大的偏差,而且装药量也远不如鬼子的原版。”
“有就行。”
旅长看得开。
先有没有,然后才能好不好用。
“这个刘玉元,是真有大本事啊。”
旅长感慨。
从张万和的感谢信中旅长得知,水腰子兵工厂之所以能如此迅速的生产50小炮炮弹,得益于刘玉元几乎是一手解决了引信、弹体、炸药的生产工艺全流程,并且亲自操刀,生产出第一批炮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