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奔跑的边币!(2 / 2)

多搞大洋,以及少兑换,或者降低兑换比例。

节流是不可能节流的,少兑换等于降低升级速度,降低兑换比例,也可能带来对边币吸引降低的情况。

那么就只能开源了。

“得想办法多杀点鬼子。”

罗凡看向远处的鬼子军营。

小鬼子军营是真不好下手了,全部缩在军营里面,窗户封死,巡逻队都不在军营里巡逻,只能每天四发锁头收人头,但是嘛,

他看向新安镇方向。

新安镇,还有几十个鬼子呢!

“注意安全。”

离开之前,罗凡留下了一些武器给董老板。

虽然辽县鬼子被他压制,但能在辽县这个有大量鬼子汉奸的城市,兑换逾万边币,说明此人能力和手段都有。

···

“申请二十万边币购买粮食?”

梨县,小寨村。

这里是根据地银行总部所在。

此时,一条情报,附带申请,经过总部电报,最终抵达了这里。

辽县地区的地下党负责人苏和平,申请二十万边币,用于购买粮食,并详述了最近辽县发生的事情,包括有人大规模用银元兑换边币。

“二十万!”

刚上任,或者说参与根据地银行筹办组建的王行长表情十分精彩。

边币的情况,他自然非常非常清楚——在根据地,边币目前和日占区的伪币情况差不多,虽然是官方推行的货币,但人民接受度偏低,甚至刚开始发行,就不可避免的开始贬值。

群众是拥护八路军,拥护边区政权,但这一份拥护,不会也无法违背经济规律。

一个新货币,尤其是缺乏外汇背书,没有商品锚定的新货币,推广注定是一场硬仗。

但距离新边币发行两个月之后,在根据地都还没有开始接受的时候,辽县,这样一个鬼子控制的县城,却开始接受边币了,甚至出现了大规模的银元兑换边币。

对于发行总量不过两百万的边币来说,每天几千边币的兑换,可以说是大规模了。

“这人想干嘛?”

“有意思啊!”

“真有意思!”

能担任行长,自然经济知识丰富,王行长可以确定,并且肯定——现在有人大规模收集边币,对于根据地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不存在未来将一军的可能。

因为边币对于他们来说,就只有一点印刷成本——是的,边币其实是根据地自己印刷的,用自己的印刷机,自己收集的特调的油墨,以及,自己搜集的纸张,自己的防伪技术。

等于别人用白花花的银元,换纸。

至于今后抛售,更是毫无意义。

在未来,边币是肯定会贬值的,甚至可能会比法币贬值的速度更快——这是在边币发行之初,就已经肯定下来的事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