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2 / 2)

看见秦牧云眼中的赞叹之色,赵羡词期待的问,喜欢吗?

喜欢。秦牧云点点头,这是?

藏书楼!赵羡词一脸骄傲,以后就是你的专属藏书楼,后院这里,可以留给你教书,或者习武。这里少有人来,离我们家也不远,你若在家无聊,尽可以来此。

秦牧云有些震惊,你哪来的钱?

顿了顿,又说,亦或,你现在这么有钱?

毕竟这么大的院子和塔阁楼,说建就建起来,可得不少钱!

赵羡词脸色微红,就有点不好意思,这是我捡漏的,这原是块荒地,塔阁楼也是本来就有的,只是过于破旧,我找人翻修了一下,又临时种了些花花草草,倒是没有想象中那么贵。

秦牧云仔细一看,果然那嫩绿之下,土色还新,是新栽种的。虽然如此,秦牧云也依然颇感震惊,似乎,不知不觉间,赵小姐已经腰缠万贯了?

停顿片刻,秦小姐赞赏的点点头,开心的想,赵姐姐真的厉害!

不过,越是如此,她越是不能落后。

既然赵羡词地方都给她准备好了,秦牧云想,那何不顺手一做呢?

就算做教书先生,挣钱没有赵老板多,至少也算一个进项,最重要的是,这件事她还算拿手。

秦小姐决定要认真发展自己的事业。于是亲自布置了这处藏书楼,又给后院起了个趣称可畏学馆,取义后生可畏,正式去官府盖了印,准备招生。

不过奇怪的是,可畏学馆正式招生后,反而没有人来了。就连当初围观小莲上课的那些孩子,也都不见了踪影。

秦牧云很苦恼,好不容易想投身一项事业,怎么开头就受到如此打击!

第118章118

福隆楼每天开张早,天刚蒙蒙亮就已经开始洒扫了。

原本从早到晚都会有不少客人,但自从赵麒年日常来点卯,客人少了很多。不过好在,赵麒年早晨起不来,通常都是傍晚时分到。

做惯了二世祖的赵大公子,此刻带着四五个打手懒洋洋地在福隆楼里闲逛。这会儿站在原地,指着周围的铺子,开始点兵点将,准备随机去一家捣乱。

可是,各商铺的管事儿因这阵子与赵麒年纠缠,损失了不少,于是一看见他进来,就慌忙要关门。于是,赵麒年的手指到哪家,哪家伙计就火速拆掉门栓,把铺门关上,表示打烊。

赵麒年的手指就尴尬地停留在半空中,眨眼的功夫,大半铺子都关门了。

他哼哼两声,觉得杨士显出的主意真好,什么也没做,就是去各家逛逛,就能把福隆楼搞垮。

赵羡词在书房,听到各家掌柜七嘴八舌地告状,对赵麒年很是头疼。她原本没有腾出空来,现在还不想管赵家,但是,赵麒年要是再不好好教训一番,只怕又要作大死。

尤其是,一过来,就看到赵麒年像个无赖一样,在院中摆了太师椅,老神在在地半躺着,旁边还摆着小桌案,手下又是递酒又是扇风,别提多自在了。

赵麒年远远就看到了赵康过来,眼角余光一直注意着,随时准备在赵康对他发难时,将背过很多遍的说辞脱口而出。杨士显特地教了他好多遍,赵麒年背的滚瓜烂熟,瞧见赵康愈发近了,不由清了清嗓子,准备开口。

果不其然,赵康臭着脸站到他面前。

赵麒年斜睨她一眼,正要开口,谁料听见赵康说,谁出的主意,怎么能让赵大公子就这么坐在院子里?成什么样!还不快请到上房里去!

赵羡词顿了顿,脸上就换了亲切的笑容,赵大哥,手下人招呼不周,竟然如此慢待堂堂的赵家公子,让大哥如此失仪,恐怕旁人要以为是赵家家教不好,如此小弟罪过可就大了!

赵麒年被她一顿抢白,耳听得她句句为自己着想,态度又是如此礼貌热情,不知道为什么却有一种被训斥了无地自容的错觉?

而原本杨士显让他背熟的那些话,此刻全都堵在了嗓子眼,一句也没机会说,全给咽回去了。

他本来是和杨士显商量好了,先把福隆楼的生意搞得惨淡,逼得赵康发难。只要赵康一发难,他就狠狠闹起来,最好闹到官府去,这样杨士显就能狠狠帮他教训一番赵康,还能把铺子要回来。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赵麒年愣了下,还没回过神来,就已经被赵羡词拖着进了后堂。

失了先招,他这会儿还想寻衅发难,然而在赵羡词笑眯眯的注视下,愣是把拉着的脸拉了回去,奇怪地问,我这么搅合你的生意,你不生气?

他觉得,赵康可不是这么一个能忍让的主儿。

生气?呵呵。

赵羡词心道,气的恨不能把这个没脑子的哥哥暴打一顿。

然而现在还不是时候,她依旧笑眯眯地说,赵大哥哪里话,我自来南省,全靠大哥照拂,这才有了现在的福隆楼。况且,我与大哥投缘,当初开张那么难,也是大哥你敢为人先,第一个把铺子搬进来,小弟一直心怀感激。

一通马屁下来,赵麒年听得极为舒坦。他知道自己不成事,在家的时候就各种被母亲埋怨,手里的生意也做不下去,父亲留下的产业慢慢全都流失了,以至于在南省,赵麒年的名声十分不好,他都知道,却不知道该怎么办。

赵家日益在走下坡路,赵麒年心里发慌,却无计可施,唯一能做的,似乎只有不计代价把自己绑在南省的二代圈里,而这群二代里,尤以知府之子杨士显为首,再加上杨士显脑子好使,赵麒年就更愿意跟他往来。

这会儿听赵康一番夸赞,很真情实感的样子,赵麒年有种难言的快慰,嗐,都是小事,动动手指罢了。

还谦虚上了赵羡词嘴角一抽,看他这样,又想打他一顿。但,又有那么一丝的感慨。

父亲去的早,她和哥哥都是母亲教养。可是,母亲只对女儿严格管教,毕竟女儿家不能行差走错一步,以至于她过早地失去了孩童的天真稚气,打小就是个过分懂事乖巧的孩子。而对赵麒年母亲太心疼这个心肝宝贝赵家独苗了,赵麒年不愿意读书,母亲恨不能哄着供着,实在拗不过,也就说让他明天再学吧。

结果,明日复明日,明日的赵麒年终于成了不学无术的草包。

连读书尚且不舍得让赵麒年吃苦,其他就更不会苦着赵麒年了。再加上早年时,赵家家底丰厚,禁得起赵麒年折腾,以至于慢慢的,赵麒年长成了无法管教的模样。

母亲对赵麒年有多少期待,如今只怕就有多少酸苦。

而赵麒年,似乎并没有体会母亲的苦心。这些年,赵麒年做什么败什么,以至于母亲每每跟她诉苦,都要说不成器的儿子,乃至当着赵麒年的面,也要骂他胡闹不成事。却又无力管束,只能不断帮赵麒年擦屁股。

赵麒年在家里过的不痛快,就不大愿意回家,早几年还一心想做一番事业证明给母亲和南省那群奚落他的人看,可他身边根本没有个正经朋友,又没吃过苦,还是个连怎么学习都不会的纨绔子弟,以至于,他越是有心做事业,就越是被坑的厉害。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