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1 / 2)

又想到雷守青,心情就很复杂。

好好的一个朋友,偏偏有了这样的心思,真的是很难处理。

最近守青都有意无意避着她,赵羡词也在尽量避免和守青有过多接触。

突然就明白,当初秦牧云为什么从来没有点破过对她的感情了。

若是两情相悦还好,不然,交好的朋友突然单方面感情变了味,你近了怕她越陷越深,远了又显得太过刻意,惹人伤心。左右为难之下,可能就只有慢慢疏远的份儿了。

她胡思乱想了一会儿,敲敲门问,那守青这事儿,你管吗?

等了半晌,里面也并没有回答。

秦牧云独自在屋内,气的眼眶通红。听她在外面有的没了说了半天,就是不往自己心坎里说。这会儿更好,还在问雷守青,秦牧云更是怒上加怒,一个字都不想听她说了。

赵羡词在门口又流连了一会儿,心里很急,却不知道该怎么和秦牧云讲。

不知道是不是两个人在一起久了,就会慢慢被彼此影响。

她在做生意的道路上,越来越大胆,而秦牧云却好像越来越谨慎。

许是家里憋久了的缘故。

自从成亲以来,秦牧云如同大多数女子一样深居家中,在家本来可以做个当家主母,也挺好。

然而问题是,她们现在的家没有那么大排场,也没有那么多人和事需要差遣,至于家中的日用琐事,由下人操心就好了,赵羡词也不舍得让她被琐碎家事捆住。

越是这样困在家里,就容易变得越来越胆小谨慎。日子久了,本来那个灵气逼人的骄傲姑娘,可能就慢慢不见了。

岂不令人痛心!

赵羡词咬咬牙,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秦牧云的学堂搞起来,让秦小姐慢慢走出家门,或许这样,秦牧云就能稍微理解一下她现在走的路。

第120章120

因把赵麒年交给了春和斗场,这几日福隆楼难得清静许多。

一时间,各家掌柜们都对小赵老板赞不绝口,没想到赵老板一出手,就解决了一个令大家非常棘手的问题,纷纷松了口气。

尤其杜三酉,眼看着赵麒年混不吝的模样,气的想替赵自省打他一顿。如今轻易被赵康解决,杜三酉对小赵老板更加赞赏,这也是赵大人走得早,赵麒年又被赵夫人溺爱,没吃过苦头,不然,怎么能长成这般模样?像您这般,才不愧是赵兄的儿子!

赵羡词哭笑不得,似乎因为父亲的加成,以至于杜三酉待她十分亲厚,简直有把他当儿子疼的冲动。但赵羡词对他这种热情并不是很适应,又忍不住觉得心里暖暖的。

我听说,你夫人办了个学堂?杜三酉对此事十分关切,还要亲自当夫子?

赵羡词点点头,因为学堂是女夫子的缘故,以至于秦牧云的学堂还没开始甚至没有学生,名声却早已传出去了。

毕竟女夫子这种事,莫说南省了,便是整个刘宋王朝,都是破天荒头一遭。

赵羡词亲自去查探了一番,学堂招不到学生,确实有女夫子的缘故。

一来许多能交得起钱的学生,不愿意师从女夫子;而不介意女夫子的那些人,又都交不起钱。

不过如此一来,事情倒不是很难解决。

本来,如果为了让秦牧云开心,可以权当做好事,免费授课。

但赵羡词是个生意人,接触的人多了,便深刻体会到好事并没有那么好做。

就像义塾这种事,做不好的话,不仅容易落人话柄还可能被针对。

毕竟,相对富庶一些的村子,都有自己的义塾,由村子出钱建的义塾,孩子们上课不要钱,本身是好事。可不要上学的钱,不代表不需要代价。村子建义塾的钱,归根到底还是出在村民身上,所以村民对义塾都有一种归属感,也知道孩子们只能得到这样的条件,所以不会轻易挑刺。

可如果全部费用都由赵羡词出的话,那么,难免会有白眼狼觉得,赵老板这么有钱,明明可以做的更多,却只做了一点。这些人才不会体谅赵羡词挣钱的辛苦,只会觉得,有钱人就该这样做。

如此一来,做了好事也未必能落个好名声。

赵羡词可不想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她心里其实有个很大胆的想法,只是实施起来很困难她想让那些原本因为贫穷而被迫早嫁的小姑娘,能有一份靠自己谋生的生计。

赵羡词并不觉得姑娘们比男人弱,就像雷守青,这些年跟着她东奔西跑,如今在福隆楼里管事,做的比寻常男子还要好。甚至像晚晴,原不过是个只知道伺候小姐的下人,这两年在外奔波忙于生计,做起事来也是有模有样,比赵麒年都显得有条理多了。

赵羡词甚至想,干脆就让秦牧云的学堂只教姑娘,这样也省得因为不避嫌,而遇到更大阻力。

至于后期如何,那要到以后再说。

这会儿听杜三酉主动提起此事,赵羡词灵机一动,问道,杜伯伯,你们家专做酿酒这么多年,有没有想过开个酒楼?

杜三酉有钱,有技术,甚至还有比她深的根基,她自己做酒楼还比较困难,可如果与杜三酉合作,开个酒楼,开头就没有那么难了。最重要的是,因杜家的酒在南省颇有盛名,与杜家合开酒楼,这噱头就有了。

赵羡词打算,如果这个合作能谈成,那么除了两家共同出钱外,就由杜家主要出技术,为酒楼专供某种特定酒,只此一家别无分店那种,这名声就很容易打出去;而她可以负责出人手,至于这些人手该怎么来

那就要看秦牧云的学堂能不能开起来。

和杜三酉把这个想法详细地说了一回,杜三酉激动的抚掌赞叹,好主意啊!我早就想做点别的生意了,就是拿不定主意。这下好了,和小赵老板一起开酒楼,一定不会亏!

做生意谁敢说一定不会亏。她现在这么顺,主要是走了巧路,合作的都是一些成熟的商人,大家都有自己的门路。再加上,赵老板成了秦御史的赘婿,一时间,就连官府都对她礼让三分,没有朝廷责难,也没有同行的恶意竞争,自然要顺利许多。

说到底,生意人谁也不愿意得罪当官的。

但酒楼又不一样,实打实得靠自己经营,盈亏还真不好说。

不过赵羡词不能在这个时候打击合作伙伴的积极性,于是和杜三酉约好,选址和酒楼风格这些事,都由赵羡词亲自操刀,有了选项后再与杜三酉商量。

而杜三酉,争取酿一种现在南省没有的美酒。

酿酒非一日之功,选址建楼也要一段时间,这事儿口头约定后,赵羡词回去后还是打算正式出具一份计划书,让杜三酉帮忙查缺补漏。

能得到杜三酉的应允,赵羡词很高兴。她回到后堂,就赶紧拿出自己的小账本,再次加上一笔:酒楼计划书。

这一条上面,就是学堂招生问题。

赵羡词看到学堂二字,就想到秦牧云。

这几日,因为闹别扭的缘故,秦牧云对她非常冷淡,甚至晚上睡觉都不让碰。

唉!赵羡词无奈一叹,以前还没觉得,现在不知道怎么回事,晚上不抱着秦牧云,睡觉都不香。

不香!

一时半会又哄不好,秦小姐真的对她与黑道打交道非常生气。

赵羡词就有点蔫蔫的,她在扬城接触过十七娘那样的人物后,就有意无意开始走一些暗路。确实很危险,但走出来的路,对她这样的姑娘家来说,可能更稳固。

毕竟,说起朝廷打击经商,打击的也不过是寻常商人。相反,那些地头蛇似的产业,朝廷却从来没管过,不管在什么时候都红红火火。

赵羡词不大信得过朝廷。尤其一想到父亲不明不白的死因,她就更对朝廷放心不下。

这半年来,赵羡词明里暗里打探消息,早已将当初赵自省与长公主刘润月联手打造了百宝楼的事一清二楚。也因此,才有了想与杜三酉合作的事。杜三酉对她父亲极看重,一说起赵大人当年的风采就滔滔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