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炮灰郡主后我成了团宠》TXT全集下载_22(1 / 2)

“张太傅?我记得他家五少爷之前犯到我手里,闹过一场,后来被阿爹上折子送进来牢狱,难道是因为这个使绊子?”郗瑶朝海棠招手,“上回那张家五少爷最后怎么判的?”

海棠冷不丁被问起这事,愣了一下,想了想道,“好似没听说有判决下来,最后咱们得到的消息是关在京兆尹牢里。”

“不该啊?阿爹的折子都写得很清楚,怎么还关在牢里?难道后来被判了,所以张家才派这李大人使手段?”

“这事你别管了,事情我已经写信传回京城,李大人也被我扣下了,这次你们回去,正好把他带回去,不管张家是不是使绊子,他都是个重要人证。”承郡王道,又对顾霄说,“务必派人守好他,若真是张家出手,路上估摸着不太平。”

顾霄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寒意。

不知道张家路上有没有出手,顾霄先出招,压根没向来时一样大大咧咧,而是将她们一群姑娘家拆分成十几队,由他手下的人带着,乔装打扮,从各条道辗转回京。

郗瑶本就不认识方向,只听他安排,今儿坐车,明儿骑马,再一醒来又在船上,换着道儿走,倒有几分他们当初相依从山里逃至府城的感觉。

郗瑶将这话一说,顾霄不由想起当年抱着药蹲了一下午无人问津、后来还想着卖什么春|药的小姑娘,唇角微微勾起,“如今还想要银子吗?”

郗瑶也想起这一出,笑问,“卖药的银子?”

一行人走走停停,赶在上元节前进了京,李大人却是早两日便被偷偷送到校卫处。

第62章

其余人等也陆续回了京,学生们也都累了半年,一回京便先给她们放了长假,让她们好好休息一场。

郗瑶这边一回来,先是被郗父说了一顿。郗长臻果然没说错,郗父原就是拗不过才许她去了南边,这一回来见她又瘦又憔悴的样儿,气得当时便拍了她两下,举手还欲再拍,郗瑶“哎呦哎呦”叫开,抱着他胳膊不放。

郗父又气又心疼,将一腔怒火朝跟去的人撒,骂着“不顶事”之类的话,郗瑶赶紧撒娇道,“阿爹咱们去用膳吧,我好想喝王厨做的豆腐汤啊……”

一边说着一边拉着他往后面去,扭头朝海棠几个摆摆手。

用膳时少不得捡几个好玩的事情说与郗父听,比如那个叫木头的小孩,与他阿奶痊愈出去,有一日带着几个果子,巴巴地收在医署门口,等郗瑶出来,将东西一放,就一溜烟儿跑了。逢春一开始还当那小子冲上来要做什么,手都护在身前了,才发现原来是来送东西的。

还有人被亲人送进医署时,泪流满面,十分不愿意,谁料痊愈安排他走时,倒不乐意了,还问他们还招不招人,觉得医署比他自家吃得还好些,也是让人哭笑不得。

南边情况郗父时时关注着,哪会不知道有多危险多不容易,看着她报喜不报忧,心里一片酸软,也不拆穿她,只不时挟两筷子菜给她。

饭毕,看着她眼里的疲惫,郗父摸摸她的头,叹一声,“回去休息吧!好好歇几天。”

郗瑶便又回了梧桐院,时隔半年,院子里好似一切都和离开时一样,可细看又觉得连树的枝丫都可爱了些。

才进屋子,夏芷便迎上来,眼泪汪汪,“郡主也去太久了,早知道我也跟着去了。”

郗瑶拉着她,“你可是我的大账房,如意楼的生意还得你顾着呢!都跟着我去,咱们院子可不得喝西北风?”

这话一说夏芷破涕为笑,屋内众人也都捂着嘴笑。

其后几天,郗瑶便窝在梧桐院过起了养猪般的日子,一天三顿不重样的汤汤水水送进院子,连带着跟着去的几个丫鬟都喝腻了。

也不知建元帝他们在憋什么大招,学院众人从南边回来便是悄无声息,郗瑶这边回了府便被关在府里休养,连裴姝媛徐宝珠要来探望,最终也不过是来回传信说。

直到半个月快过去了,郗瑶才跟着郗父的车悄悄进了宫,直奔天乾宫东暖阁。

建元帝、太子、秦王并长公主俱在,郗瑶刚行过礼便被安国长公主拉到怀里,“幺儿幺儿”地叫着,十分心疼,连连道,‘“这几年在京里才养出些肉,又瘦成这样,哎呦!”

太子秦王等人也是拍拍肩摸摸头,眼中疼惜,秦王还叫着,“明儿小舅舅带你去吃好吃的,一天三顿咱给吃回来!”

郗瑶少不得又宽慰几人,直道约莫是长个子了瘦了一点便看得明显,其实身体好着呢。

建元帝也不听她这些瞎话,叫了梁怀玉进来,“去叫王太医来,给这小丫头好好瞧瞧!”

郗瑶只好垮着脸等王太医来,秦王在一旁逗她,“你都多大了还长个?半年没见还当我们不记得你什么样了?”

郗瑶“哼”一声不理他,还好太医瞧过并无大概,不过累得狠了,需得好好休养一段时间。

得,休养就休养吧,这一阵子估摸着也没什么大事。

郗瑶举手表示一定遵从医嘱好好休养,看建元帝气顺了,又爬上炕凑过去给他捏肩倒茶,殷勤备至。

“这又是要什么东西?”建元帝接过茶盏却没喝,道,“幺儿的茶可不好喝,喝了说不得就要将朕这东暖阁都搬空了。”

众人想起郗瑶以前干过的几件卖乖的事,都忍不住笑了。

郗瑶也嘿嘿一笑,又给建元帝剥栗子,道,“这不是太久没见阿祖,孝敬孝敬您嘛!”

建元帝瞥她一眼,郗瑶话音一转,“当然阿祖英明神武,知我莫若您了!”

建元帝哼一声,“就知道你这丫头有小心思,说吧!”

郗瑶这才道,“您这回……赏我们些什么……”

“幺儿!”话没说完,被郗父打断了,建元帝只挥挥手,不在意道,“这有什么,她从朕这儿要得东西还少了?”

又朝郗瑶道,“你们这回立了大功,阿祖封你做公主好不好!”

“那我的那群学生呢?”

“金银百两,优异者破格录入太医院。”

太医院还从来没有出过女医,这可是难得的赏赐了,只是郗瑶想想还是道,“我已经贵为郡主了,公主之名哪有阿祖的疼爱好,而那些学生却大多出自贫苦人家,阿祖……能不能赏她们一个封诰?”

“她们年纪也不大,这次疫病却跟着我去了南边,我去是一因身为郡主,受了百姓供养,二因担心表哥哥哥安全,可她们不过普通百姓,京城与吴县相隔千里,便是危急也不一定轮上她们去救治,可她们却去了。”

“在吴县忙时,她们甚至一天休息不到两个时辰,病人最多时,县里药材都用尽了,她们却染上了疫病……”郗瑶顿了顿,又道,“您心疼我瘦了,那是没看到她们,那群丫头才是累成一把骨头了!后来要回来了,医署里没什么病人,她们累得太狠,睡也睡不够似的,这会子在家里,也不知亲人如何心疼呢!”

暖阁内一时安静,安国扭头掩了掩眼睛,她只说她们辛苦危险,又何尝不是她自己危险呢?

“公主……是你该得的,”半晌建元帝才道,“那些丫头的封诰朕也会封她们为孺人,赐吉服。”

郗瑶喜不自禁,纳头就拜,“多谢阿祖,阿祖万岁!”

建元帝指指她,朝众人笑道,“这丫头!”

为学生们求得赏赐,郗瑶接连几天都是好心情,又招夏芷来吩咐,“给各学生送去慰问礼,带着学院的大夫去,挨个瞧瞧。”

夏芷挠挠头,“郡主,咱们账上的钱可不多了!”大头都拿出来买了药材粮食,这半年如意楼的生意也不如以往,眼下账上可就两三成的钱了。

“无碍无碍,千金散尽还复来,水患已除,疫病又消,这些夫人小姐们出来得肯定多了,再不济回头让学院那边再研制几副美容的药出来,不怕她们不来!”

夏芷想想郡主的法子多,有她在,如意楼的生意差不了,遂领命下去,安排人采买物品等等。

又过了段时间,郗长臻等人传来消息,也要回来了。郗瑶更觉高兴,兼之郗父终于解除了她的禁令,当下便兴致勃勃地和海棠几个商量,要在如意楼办一场大宴,犒劳此次南下的学生们以及后面支援的众人。

自家的地盘办事也方便,早早通知京里的各位夫人,闭楼三日,又从郗府调了人过去打理安置,这等场面高嬷嬷驾熟就轻,安排得妥妥当当。

及至当日,学院的学生、嬷嬷都在,郗瑶又给各老师下了帖子,一时间车如流水,楼里楼外俱是一片热闹。

“阿瑶!”

郗瑶回头,原是裴姝媛携着徐宝珠过来。这还是回京后她们三个头一回见,郗瑶一把扑过去抱住两人,“好久不见!”

“真是好久了!”裴姝媛感叹道,“当初南下哪里想到要这么长时间?”

“是啊,好在事情圆满解决,”郗瑶笑着,又道,“今日可得敬你一杯,那写药材可帮上大忙了!”

“帮上忙就好,那些药材宝珠也出了力。”

徐宝珠摆手,“我不过牵了根线,能做成可是你的本事,”说着,又叹一口气,“都怪我娘将我关起来,不然就和你一起去了。”

“哈哈徐姨那是不放心,你便是没去,在京里替我照顾着学院,也得好好敬你!”

说了几句,几人便进楼直到后院。院子里早摆满了几十张桌子,四周高高挂着灯笼,映着院子里恍如白昼。

时辰到,众人皆入了席。

郗瑶略说了几句,便拍拍手,进来一排小丫鬟,手捧着托盘,上用红布遮盖,看不出是什么东西,那些丫鬟们都立在一边。

郗瑶又道,“这次疫病诸位不辞辛苦,不顾危险,既彰显了医者的仁心,又体现出为国为民不惧生死的气魄,实乃仁心惠手!”

“圣上也对诸如此举多有称赞,下面这枚徽章便是圣上亲自题的字,赠予诸位!”说着让所有南下的学生上台。

那群立在一边的小丫鬟们跟着上台,站在后面,郗瑶又请各位老师上台为她们颁奖,众人这才看清原来那托盘上放的是一个小木盒子,内有红色布,上面躺着一枚东西,大概就是什么徽章。

一时间,台上捧着小木盒的学生皆是激动兴奋,台下众人也是伸着脖子,眼神直往盒子里瞟,心里十分好奇,偏隔得远又看不清

等台上热闹重新入席,才有机会细细打量这徽章。

原来是核桃大小的金片,上刻着仁心惠手几个字,又镌着几粒宝石,环着花纹,做工极为精巧,在灯光下熠熠生辉,直叫人心痒痒。

第63章

席罢,桌上倒了一片,这些丫头们平日也不喝酒,今日上的多是果酒,结果还醉倒了。

郗瑶笑笑,吩咐道,“都扶进去休息吧!”又朝小姐们道,“你们也别走了,天色已晚,不如就在楼里住上一晚,明儿正好看看戏,玩上一天。”

众小姐也是两腮微红,哈欠不断,索性也留了下来。

郗瑶与裴姝媛徐宝珠二人许久未见,便睡在一处,聊了半宿方才睡下。

又约着一起去慈恩寺,当初郗瑶她们深陷吴县时,裴徐二人远在京城,心中着急,去了慈恩寺给众人祈福,这会众人平安归来,便说着一起去还愿。

郗瑶正是在府里憋坏了,听了这邀约,自然欢喜应下。

不过第二日起得迟便不曾出门,只懒懒地在如意楼里混了一日,喝茶看戏打牌,悠闲得紧。

第三日却是起了个大早,三人于东街口汇合,一齐朝慈恩寺去。

先是入了大殿拜佛还愿,事毕,郗瑶又去后殿定国灵前磕了头,与长明灯添上香油钱,才与她二人携手回了小院。

略坐坐便已近午时,眼看着就到午膳时分,海棠等人来问,“可在这里吃?若在这边,奴婢等人便去预备着素斋了。”

徐宝珠正笑倒在炕上,听见问,便翻身坐起,连连摆手,“不在这儿,不在这儿,慈恩寺的素斋你们还没吃够?今儿我带你们去一好地方,那里的素斋别有一番滋味!”

郗瑶与裴姝媛互相看看,笑道,“早知今儿是徐小姐请客,早膳咱们便不吃了,留着肚子擎等着这顿。”

一语说罢,满屋子都笑了,徐宝珠豪气道,“好说好说,还怕你撑坏了肚子呢!”

两人便由着她安排,一行人又坐车出去,原来她说得那一处也不远,就在慈恩寺山脚下。

那山脚下有个小镇,因着慈恩寺香客多,占了地利的便宜,早有聪明人在此做起生意,颇为热闹。

俗话说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戏,这地方少不得说铺子里的东西与慈恩寺同出一源,如那卖平安符的也念着佛,道这符是在佛前供过的。

像那些饭馆酒楼更是打着慈恩寺素斋的名头。且这些素斋自然不像寺里头的,真真半点荤腥也无,相反,为了味道,也不定用了鸡油还是鸭汤来配素菜。

徐宝珠说的这一家便是如此,郗瑶与裴姝媛吃了一筷子,便知道了,不过今日也不是正经的祭祀,沾了荤腥也无碍,便使了个眼色,只听徐宝珠一边吃一边介绍着。

徐宝珠兴致勃勃,将她从店家那儿听来的做法来历一股脑全倒出来,边说边给她二人挟了一筷子茄子,“你们吃这个,难为他们将茄子做出了肉味!”

可不是做出肉味,明显放了鸡油煎出来的,能没有肉味?

徐宝珠还得意,“还是那一回跟着我阿娘来上香,无意中发现的,他们家还清净……”

清净二字刚落,忽听隔壁传来“哗啦”一声,似是有人掀了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