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娇俏农场主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19(2 / 2)

八零娇俏农场主 明景 4688 字 2023-09-07

“爷爷,尝尝我阿公做的菜。”

“我阿公做的白切鸡最好吃,还有豉油鸭。都是我阿公的拿手好菜。每年年例,我阿公都要做的。”

顾延年看了一眼桌子上的菜,虽然差不多就十几碟,但主要原材料不是鸡就是鸭,要么就是猪肉。

猪肉炒木耳,猪肉炒芹菜,猪肉炒豆角,猪肉炒豌豆,猪肉炒黄瓜等等。还有鸡,白切鸡,蘑菇炖鸡......

顾延年看得都有些想笑。、

不过,相对于他慰问的很多农村,大唐农场的生活水平算是很不错了。主要是自给自足。

想要吃鱼了,去鱼塘捞一条。

想要吃鸡了,在院子里抓一个。

陈白羽给顾延年夹一块鸡肉,“尝尝。”

“很好吃。”养了一年多的果园走地鸡的肉质很好。

顾延年满意的点点头,“不错。你阿公养鸡有一手。”难怪‘天下大鸡’的生意会这么好。

这鸡的品质很高。

“其实,和大唐农场的地里气候也有关系。爷爷,你不觉得在大唐农场呼吸都顺畅很多?”

这真不是错觉。

大唐农场的空气好,满眼的绿色植物,让人心情怡然畅快。

“很好。”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大唐农场气候温和,所以养出来的人也脾气平和善良,不急躁。

“这是黑米糯酒,用高杆黑糯米酿的,味道很好,是我们农场的特产。”陈白羽给顾延年倒了一碗酒,“我大叔公和外公都很喜欢。不过,我阿公和阿爸都不喜欢喝酒。”

阿公和阿爸简直就是绝世好男人,不喝酒,不打牌,不抽烟,每天想的就是赚钱养家。

能赚钱,能入厨房。

顾延年尝一口,然后有一口,“味道很好。带一些回去给你诸爷爷,他会喜欢。”

“好。”

如果不是高杆黑糯米太难种,陈白羽都想要把这种酒当特产推向全国了。可惜。种植高杆黑糯米不容易,常常会用尽心思然后可能颗粒无收。

“年例过后,家里的黑糯米酒应该也没剩下多少了。我去别人家问问,看看能收到多少,都带到京都去。”

让顾延年送人,应该会有不少人喜欢。

“高杆黑糯米酒属于养生酒,很适合老人喝。爷爷,你也多喝。我外公每天一碗,身体棒棒哒。”

如果不是阿妈的去世对外公打击太大,以外公的身体情况可能活到一百岁的。外公在八十岁的时候,还能一个人开电摩托车去趁虚。

只是,阿妈和外婆的相继去世,对外公的打击太大了。

“因为酿酒的高杆黑糯米少,所以酒不多。我想想,谁家可能有。”

陈白羽家也只是酿了一坛,为过年过节准备的。因为家人都不喜欢喝酒,所以阿公酿得不多。

还没有大叔公家的十分之一。

不过,大叔公像外公一样,每天都离不开酒。他酿的自己都不够喝呢。

“没有也没关系。”

顾延年虽然喜欢,但也不想陈白羽为难。

陈白羽摇摇头,“村里其他人家肯定还有。特别是五婆家肯定会有。”

阿广虽然傻气,但他种植的高杆黑糯米却是最好的。所以每年都会种植不少,然后酿酒送给他的姐夫们。

吃过饭后,时间还早。

亲戚们开始陆续回家。

阿婆和阿妈在准备了给亲戚带回家的东西,然后又准备给陈白羽和两个姐姐带去学校的特产。

陈白羽则和顾延年去五婆家,问问她家还有多少高杆黑糯米酒。

“小五姐。”

“虎子,带同学回来吃年例呢。”

虎子是邻居家的儿子,正在镇上读初三。镇上的升学率比不上县城,更比不上市里。

但离家近。

附近村的孩子多数是在镇上读初中。

只有陈白羽家的例外,陈白羽在市一中,其他的哥哥姐姐在县城一中,都没有在镇上。

虎子初三了,马上就要中考了,所以在年初六的时候就回校开始了补课。因为年例,所以虎子才在下午请假回来。

跟着虎子一起回来的还有他相处得比较要好的几个朋友。

虎子和同学们介绍陈白羽的时候特别骄傲,‘京都大学的学生’几个字说得特别的响亮。

他的同学在看向陈白羽时候的眼睛都亮了。

陈白羽笑着勉励两句,“赶紧回去吃饭吧。一会还要回校吧?”

“今天太晚了。明天一早回去。”

从镇上回来需要两个多小时呢。

现在吃过饭后,天就已经黑了,走夜路不安全,明天一早再回校。

“小五姐,我一会能找你说话吗?”

“当然可以。你去我家就好了,带你的同学一起。我阿婆前天做了很多芝麻糖,你最喜欢的。”

“好咧。我妈还让我向你学习呢。”

“好好学,好好考,外面的精彩世界正在等着你呢。”

陈白羽摆摆手,“赶紧回家去吧。”

顾延年看着朝气勃勃的年轻小伙子,满心的感慨,年轻真好。

“小五,去哪?”

“去五婆家。”

有人正在送亲戚离开,看到陈白羽的时候打个招呼,然后一脸骄傲的和亲戚说起,“这是我们村的女大学生,在京都大学呢。很厉害的大学。”

“读书次次考第一。”

“以后嫁在京都,就成了京都人。”

陈白羽已经习惯了这种介绍。

村里人在跟亲戚还有别人说起的时候,总会说她是‘很厉害的大学的学生’。

“珍姑姑,这么早就回去了?不和大叔公多聊一会?”

珍姑姑是大叔公的女儿,嫁到了宝鸡镇。大叔公有三个女儿,年例来的只有珍姑姑。

其他的两个女儿,一个嫁得太远,一个在过年后就出去打工了。

“家里忙呢。以后有空了到姑姑家玩去,姑姑给你做好吃的。”

“好咧。”

珍姑姑趁着时间还早,骑着单车急忙忙的回家去。

“匆匆的来,匆匆的回。”顾延年很奇怪,既然没有时间,为什么要匆匆的来一趟?

就为了一顿吃的?

好像也不是。

“习俗就是这样,想要的也不是就是那一会的团聚和热闹而已。”

陈白羽想起她也曾经匆匆忙忙的赶去吃同学们的年例。陈白羽和顾延年说起她去吃同学年例的趣事。

上辈子,陈白羽高中的时候和大双还有贵妃的关系最好。大双家在离县城不远的一个镇上,年例比较靠后,在二月初二。

那时候已经开学,大双在年例当天就请假回去了,回去之前一再请陈白羽和贵妃去她家吃年例。

陈白羽和贵妃都同意了,在下午放学的时候就坐上公交车过去,半个小时就到了。在快到大双家的时候,陈白羽和贵妃商量,“要不要买个礼物?这样空着手去别人家吃年例好像不太好是不是?”

“是不太好。”

陈白羽和贵妃两人把身上的钱全部掏出来,然后刚好够买一箱桔子。

考虑一分钟。

“买。”

买了桔子后,她们两人身上都没有钱了。

吃过饭,再坐车回来。

大双和她姐送陈白羽和贵妃出来坐车。

“路上小心。”大双站在车外面摆着手,让陈白羽和贵妃要小心。

因为这个镇年例,所以车上特别多人。

陈白羽和贵妃上车后也没想起自己身上没钱,等售票员过来收费的时候,两人才傻眼的想起,两人身上的钱都用来买桔子了。

“下车?”陈白羽眨巴一下眼睛,有些傻。

贵妃也跟着傻,看向陈白羽,“问大双借?”

“好。”

两人傻傻的让司机和售票员在路上等一会,然后急急地跑下车,一边跑一边叫住正准备往回走的大双和她姐。

“怎么了?漏了什么东西吗?”

她们去而复返,大双很奇怪。

陈白羽和贵妃看着大双傻眼,然后支支吾吾的说起身上没有钱不能买票的事实。

大双也无奈的笑了起来,没有钱还买桔子?

真是的。

幸好车没有开太远,要是半路被扔下那才危险。

大双笑着给了她们两元买票。

陈白羽和贵妃又傻乎乎的跑回来上车。

大双也跟着跑过来,看着她们买了票,然后才安心的回家去。

说起自己的朋友,陈白羽满眼的小星星。

顾延年在陈白羽的额头上轻轻一弹,“没想到小五也会犯这样的错。”看起来很傻气。

但正是这样的傻气让陈白羽看起来更可爱,更孩子气。

陈白羽扁扁嘴,这是上辈子的自己。

这辈子,她可没有犯过这样的错。

五婆家的确还有不少的黑糯米酒,陈白羽和顾延年全部要了。五婆说不要钱,全部送给陈白羽。

“也不是什么好东西,都是自己家做的。”

“那能要钱呢。”

“拿去就好。”

陈白羽当然不会同意。

高杆黑糯米酒比较难得,在识货的人面前能卖不少钱呢。不过,识货的人不多就是了。

一般人喜欢白酒,然后因为外来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装高大上,喜欢上了红酒。

特别是那些暴发户,什么都不懂。

觉得红酒是进口的,是外来的就是高档了。

然后一口红烧肉,一口红酒,感觉棒棒哒。

陈白羽就曾经见过有人用油腻腻的嘴品尝红酒,然后一脸享受的感叹一句“真不愧是进口酒,度数不高,能当饮料喝。”

最后在陈白羽的说服下,五婆愿意收钱。

二十几斤酒,顾延年给了五婆八百元,五婆直接说给多了,但顾延年坚持。

顾延年让五婆家种更多的高杆黑糯米,酿更多的黑糯米酒。

“有多少我要多少。”顾延年喝过黑糯米酒后,就知道这酒的好处,相信会有不少老朋友喜欢的。

最重要的是,黑糯米酒有养生的功效,很适合老人喝。

五婆疑惑的看向陈白羽,“有多少要多少?”

“五婆,你酿吧。也算是一项收入。”阿广种的高杆黑糯米质量是全村最好的。颗粒饱满,圆润,色泽光亮,黑紫黑紫的,看着就好。

问他怎么种的?

他自己也不知道,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今年多种些高杆黑糯米。”

五婆激动的拉着陈白羽的手,“好。好。”

能有收入当然好了。

阿云和阿广结婚后,又生了两个儿子,加上小青青就三个孩子了,都在读书呢。

学习费,费,还有买文具的钱,都是一笔费用。

所以,即使五婆家里的生活条件好了不少,但因为能干活的人少,吃饭的人多,还是要靠女儿女婿们时不时的接济一下。

如果能靠酿酒黑糯米酒赚钱,也是好事。

以后就不用女儿女婿们接济了。

五婆当然知道,现在她还在,看在她的面子上,女儿和女婿也会接济儿子一家。但是以后呢?

她和老头子不在了,儿子一家靠谁?

虽然阿云也能干,但奈何家里的孩子多,花费大,常常入不敷出。

能靠种黑糯米酿酒赚钱当然就最好不过。傻儿子以后也能凭着自己的双手赚钱养家了。

五婆激动的眼眶都红了。

阿广一家的生活都成了五婆的心病了,就怕自己突然不在了,阿广一家会生活艰难。

阿云听到能靠卖黑糯米酒赚钱也很高兴,只有慢一拍的阿广还不明白,呆呆的看着大家傻笑。

“五婆,一定要注重质量,千万不能偷工减料。质量越好,喜欢的人就越多,以后能卖的价钱就越高。”

“要是做得不好,大家不喜欢喝了,以后就没有人买了。”

“做生意就要从长远看,质量是长远发展的根本。”

“酒香不怕巷子深。”

陈白羽可不希望五婆家因为眼前的利益而影响了大唐农场的招牌。

“小五你放心。我会盯着的。”五婆拍着心口保证,质量只会更好,绝对不会更差。

从五婆家出来,陈白羽又问了几家人,一共买了差不多五十斤黑糯米酒。想了想,陈白羽找了村长,说了收购黑糯米酒的事情。

“我们收购的价格高,肯定会有很多人种高杆黑糯米,然后酿酒。但酿制的时间不同,一些工序不同,质量不同,口感不同......村长爷爷,谁家酿的黑糯米酒最好?时间和工序能不能统一起来?我记得酿黑糯米酒是在禾了节之后,然后存放的时间越长,口感就越醇?”

陈白羽对酒也不了解,一知半解的,也说不出什么好主意来。

“全村就你大叔公酿得最好。”

“那让大叔公像黄妈妈一样教大家酿酒?然后规定出售的黑糯米酒必须要存放一年以上?哎呀。村长爷爷,你找大叔公和村里的人商量吧。我不想管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