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982》TXT全集下载_23(2 / 2)

我们的1982 酱汁鲑鱼 4799 字 2023-09-23

“可以看一看。”张怀英转念一想,“我看你也闲得很。十一月初投稿到现在是不是什么都没做?”

“啊。”被发现了的陈许有些难为情。

“院里面准备发行自己的经济学期刊,你没事写两篇。”张怀英继续说,“别太懒了,经世致用,正事要紧。”

陈许连连点头,张怀英又说了一通:“武侠小说不是不好,但是你明明有更重要的才能……”

“嗯。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

张怀英突然笑了一声,手指着陈许:“哈,大道理你都懂,说的还比别人都好听。”

大道理我都懂,可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陈许放下心中吐槽,说:“一定谨遵张院长教导,那个经济学期刊的稿子不一定需要论文吧。”

“你随便先写写吧,但是一定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得嘞。”

张怀英又小心交代一通,才算放人。

杂志社那边有文劼和任双两人,倒也不用过问。之后几天,陈许便和吴材一起,经常泡在学校图书馆。数学和经济学专业课都不需要准备,但是思修还是要考前磨磨枪的。

更重要的是张院长交代下来的两篇文章,陈许在外面飘了两个多月,期中考试都没有参加,也有一些心虚,这次一定要好好表现表现。

于是,陈老爷含泪被迫营业,又要发善心了……

从来到这个世界以来,自始至终,陈许一直想走的路就不是单纯的学术道路,他只是将学术作为一个扩大自己影响力的功放器,来为自己未来的一些小心思做准备。当然,如果途中能偶尔塞塞私货那就更好了。

基于这样的立场,涉及到文抄,那么情况又会有一些变化了。按照学霸路线,应该继续刷论文,刷刷刷,刷新论文,刷到别人服,然后拿诺贝尔,走上人生巅峰。

陈许就不想按套路出牌,幸好张怀英对他的限制也小,他可以尽情的释放脑洞。这一次他的下刀目标就是阿瑟·刘易斯在1954年的著名论文《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相比于那些有更高知名度的期权定价模型,这篇已经显得陈旧的论文对中国的指导意义更大。

细心地读者是不是觉得很眼熟?不错,陈老爷拿这篇论文在各大投行面前狠狠装了一波。

刘易斯大爷目前的理论在大陆还未普及,大家还在畅想着《第三次浪潮》里面提的“后工业时代”的到来。

陈许现在要做的就是把目前尚未在大陆流传开来的刘易斯大爷的观点好好介绍一下。

阿瑟·刘易斯于当时第一次质疑经济学中占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理论,对于分析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适用性。由此摒弃了新古典经济学劳动力不是无限供给的假设,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区分为“传统经济部门”和“现代经济部门”。

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所谓的“传统经济部门”和“现代经济部门”就是“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

二元经济理论中,农业部门劳动力无限供给。所以工业部门在增长和扩大的过程中,可以用不变的工资水平不受限制地获得所需要的的劳动力供给。因此,在这样一个增长模型下,制约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是资本的积累,这也是中国目前甚至到2012年前后都不断利用外汇政策来获取资金的深层原因。

至于2012年之后吗?刘易斯拐点到了,人不够用了,这个时候就必须产业转型了。嗯,这个五百章之后再说。

言归正传,中国以前对农业补贴工业有一个专属名词,叫“工农业剪刀差”,只是没有这么理论化和系统化,也没有论及资本的作用。

至于阿瑟·刘易斯的观点能否动摇目前占主流的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陈许不做他想,听天由命吧!

而且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并不一定就是错的。

“不要陷入‘唯结果论’!”陈许暗暗提醒自己。

……

第70章重生人士模板(求收藏求推荐)

陈许将阿瑟·刘易斯论文的主要观点引出之后,又以蛇口加里纺织工业为例做出了简要论述,工业部门的无限廉价劳动力一旦介入全球化的贸易市场,必定能爆发出巨大的力量。

他把控分寸,浅尝辄止,如同一个渣男一样在404关口不断试探,一时之间,竟然有些上瘾。

但是有心人只要一看就能理解现实和完美的理论模型之中存在哪些差异。至于能否自蛇口之后再一次推进历史的进程,那就不是陈许现在所能把握的了。

这一篇介绍性质更多的小文章,陈许小半天就搞定了。

正好也到了饭点,陈许便和吴材去食堂吃饭。

近两日不知何时又下起了大雪,天气更冷了,来未名湖溜冰的人越来越多。路上有些地方融雪成冰,人走在上面一浅一深的,愈发显得步履蹒跚。

吴材带着围巾戴着手套,全副武装应对寒冬。倒是陈许有些彪悍,只带了一个耳捂,双手插进大衣口袋,脖子往下一缩,尽数被衣领遮住。

“认识的小姑娘真的是,不会织点围巾、手套送过来!”此番意淫在陈许脑子里一闪而过,步伐不由加快。

“等等,扶着我一下,脚底打滑。”吴材又一把拽住陈许。

两人冒着寒风,踏着雪路到了食堂。

冬天的食堂什么都没了,就是大白菜多,醋溜白菜、白菜炖粉条、粉条炖白菜、醋溜粉条、白菜炖肉……除了白菜炖肉之外,其他两样管够。首都的冬季蔬菜供给还要过两年才能丰富化,如今吃根黄瓜那都叫贵族享受了。

陈许倒是没有吃腻的感觉,在杂志社的时候,他就隔三差五去高价买些蔬菜,餐桌上草莓都偶尔能碰见。这个时候饿了,吃着白菜炖肉也是喷香,尤其是那白菜炖肉里面,全是瘦肉。

嗨,这不是王八见绿豆,正好对上眼了吗?

“你怎么就能吃得这么香?”吴材看着陈许狼吞虎咽。

陈许一听,就听出来吴材什么意思,就开始板着脸批评教育:“这日子才好了几年,你就这样开始挑三拣四,以后怎么继承社会主义的光荣传统。”

吴材也没去过杂志社几次,不知道陈许平时的伙食有多好。这个时候他被批评一通,支吾了半天才道:“我现在每天天天吃白菜,我自己身上都一股白菜味。”

“白菜什么味?”

“就是冬天的白菜,有一些发酸的味道。我也不知道怎么形容。”

“你那应该不是白菜味,应该是一个月没洗澡了。”

好在吴材周末还会回家改善改善伙食,他也不恼陈许的玩笑:“等什么时候有空,我带你去我们家,让我妈给你做炸酱面吃,也省得老被你说首都是美食荒漠。”

“好。”陈许岔开话题,“最近在学生会开的怎么样?”

至于为什么岔到这个话题,还不是因为陈老爷看到徐画晴和另一个不认识的人从远处走了过来。啧啧,徐画晴那两条大长腿,穿着棉裤都遮不住。

“能怎么样?”吴材开始抱怨,“一股子官僚做派,本来在班级里就被徐画晴指挥来指挥去,在学生会还是这样。早知道我就去你们的‘1024’社团,当个副社长,平时管管她,也能过过官瘾。”

“哦,听上去徐画晴跟个母老虎一样。”陈许眼角一瞥,两人已经越来越近了。

“一个母老虎也就罢了,关键还有个公老虎。那个学生会主席看着斯斯文文的,还会写几句诗。其实焉儿坏,我看他同时跟两三个姑娘勾勾搭搭的。你说怎么就没有举报他了?”

徐画晴和他身边的那个人脸色都是一变。陈许见好就收,咳嗽了两下,吴材这才下意识往后一看,脸色瞬间变成酱紫。

“班长,主席。这么巧,大老远的亲自来吃饭?”吴材这个时候只能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

“咳咳。”陈旭不由又是一阵咳嗽,原来这旁边的就是学生会主席,这一下可把吴材给坑大了。

“吴材,介不介意坐下来一起吃?”那个主席依然保持微笑,心中还不知道怎么波涛汹涌。

“随便坐,随便坐。”

徐画晴坐到了陈许旁边,学生会主席坐到了吴材旁边。

“你好,我叫魏少强,现在暂时还是学生会的主席。”

好熟悉的名字,陈许却一直想不起来他是谁。

“你好,我叫陈许。”

“久仰大名,刚开学的时候就通过老师知道你是这一批经济系新生中学习最好的。一直想把你拉进学生会,可惜没有成功。”魏少强微微一笑,咧开嘴角。此中渊源一说,成功拉近不少距离。

“哈哈,我一个人独来独往惯了,不是特别适应集体生活。”陈许看到他这个笑容,突然想起了他是谁。

北大、经济系、83年的会长……未来隐藏在中国金融体系背后的一个庞然大物,可以涉及调动的资产上万亿不止。论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力,比起西湖马伯仲之间,对整个中国金融体系的危害程度更远超普通老百姓的想象。

魏少强是一个比大部分重生网文的主角还传奇的人物。靠老婆家庭起家,短短几年时间,便打下一片“魏系”江山。期间笼络为数不少的后宫,关键是后宫个个精明强干,都是“魏系”的骨干成员,更关键的是偏偏还能相安无事,生了不少儿女。

陈许至今还记得有一个金融圈的前辈跟他这么形容魏少强:“如果单论资产,他最多不过是金字塔顶端那一小撮人里面之一,比有钱人更有钱一些。但是他的影响力并不体现在他可以调动的上万亿资产,他的意志也绝不会局限于资本……纵观中国金融体系各大民营金控派系,涌金、德隆早已沉沦,复星、泛海转型产业资本,海航、安邦浑浊让人看不清……细数下来,掌控着‘魏系’的他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的jp摩根。”

这是一个精通于“搞关系”以及“金融实务”的天才,在中国90年代之后的经济大舞台上如鱼得水。

那位前辈最后还对陈许意味深长补充了一句:“如果中国有jp摩根的话。”

只是可惜,魏少强如此大才偏偏喜欢走歪路,快速扩张的影响力背后,黑幕实在太多。他也自知身上太脏,“魏系”江山一直隐匿在水下,不为常人所知。

第一次暴露在公众视野还要源自于一四年《新财富》的一篇报道,而《新财富》也因此一时之间洛阳纸贵,陈许当年花了八十才从淘宝买到。

陈许第一时间就觉得此人太危险,下意识不想跟他过多接触。

不过转念又一想,这辈子的自己应该是没有人能够控制得了,倒也收起了抵触心理。

“北大的经济学校刊我也参与编撰,昨天刚去和陈院长说了会话。以后我们可能还会多多接触。”魏少强一脸微笑。

“那就请胸会长多多照顾照顾。”陈旭心中汹涌澎湃,却依旧面无表情。

魏少强还想和陈许多说一些,但是想了想,转头向吴材解释道:“吴材同学,我想你可能是误会些什么了。我这个人平时喜欢交朋友,不分男女。有时候和女性朋友接触多了一些,可能在你的视角看来,就以为我在耍流氓。”

吴材连忙摆手:“我那就是瞎说的,不作数,不作数。”

之后魏少强便陷入了沉默。徐画晴这个时候才开始说话,她望了望陈许:“你们都在那里自习的?”

“图书馆。”吴材说。

“怎么抢到位置的?我这几天每次去都挤满了人。”徐画晴问道。

“这个太简单了,每天早上轮流去排队占位。”

“哦,那你们明天帮我也占一个位子吧。”

吴材这个时候完全看不出他背后对徐画晴的各种吐槽。似乎也是想要弥补人设,他拍拍胸脯,大包大揽:“没问题。”

“我倒是可以去借一间办公室,更安静一些。”魏少强又说了一句。

还没等吴材和徐画晴反应,陈许就连忙摆手:“不用麻烦,太客气了,太客气了。”

吴材见此也连忙拒绝,魏少强此番提议只好作罢。

饭罢,几人各自散去。

不提徐画晴和魏少强,陈许和吴材回到图书馆。

陈许下午又将上午写的草稿誊抄了一遍,便闲了下来。

他在图书馆里逛了一圈,竟然摸到一本金观涛与刘青峰合著的《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态结构》,真是意外之喜。前世陈许读过他们的《开放中的变迁》,没想到这个理论雏形这么早就形成了。

陈许翻了翻,又把书放到一边。抽出一张草稿纸,他拿了把尺子辅助,用笔在上面画来画去。

复习的头疼的吴材站起来扭扭脖子,看到陈许的动作,不由好奇的望过来。

“你这画的是什么东西?”吴材看的不太清楚。

陈许摊开双手,让他看的更清楚些。

草稿纸上,三个梯形构筑成了一个三角形,如同一座山峰,充满着秩序和几何之美。

“好看吗?”

“一般般吧。”吴材实话实说,“画这个干吗?”

“最迟后年,兄弟你的鞋我包了。”陈许意味声长说。

“真的假的,要不别后年了,现在该换了。”

吴材将脚一抬,亮出鞋底,长期摩擦已经将几处条纹磨得光滑无比。这样子在冬天可是容易摔跤,怪不得他刚刚在路上一直拽着陈许。

“你这真是要面子不要命。”

“关键是舒服啊。我小姑就带了一双就没下文了,我也不好意思开口呀,谁知道这鞋有多贵?”吴材解释道。

……

第71章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求收藏求推荐)

再看陈许,那加绒的褐色小皮鞋穿的叫一个舒服。这小皮鞋胡同里的老师傅手工定制,针线细密,那叫一个奢华内敛。不过陈许料定吴材不懂啥叫内敛,也就懒得提。

吴材继续哭穷:“要不以后,我去你们杂志社勤工俭学算了。”

“别废话。”陈许说,“好好去复习。”这才将吴材劝回位子。

太阳落下去又升起,一排路灯亮起又熄灭,北大的学子在这校园里做着圆圈运动,早出晚归,周而复始。

第二天一大早,吴材买了两包子早早去了图书室占座。座位一连三个,每个座位上都放了一摞书。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