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0(2 / 2)

李大嘴顿时更加羞涩的说道:“昨天她看我衣服破了,就让我把衣服脱下来她拿回家去补了。”

方文自己都谈过恋爱,实在没办法分辨出这是单纯的帮一个单身老男人补衣服,还是有其它的意思,不过现在也只好鼓励道:“李哥,我觉得你希望很大啊,以我看你现在差的就是能让王麻子看的嫁妆,这样,以后你每天傍晚到我家里来酿猴儿酒,熟悉一下配方,改明儿我去找方大娘到王麻子那里给你探探口风。”

李大嘴时大喜,马又担忧的问道:“文娃,你看这事能成吗”。

方文当然也不知道了,不过也只好安慰道,“你想啊,等以后酒厂一办起来,你月薪万的工资,那王麻子还能不帮着你,恩,回头我研究下妞,也就是追女人的n种办法,保你能成功。”

李大嘴这才松了口气,高兴的说道:“文娃你最有本事,这事肯定能成的。”

方文擦了擦冷汗,显然不可能跟李大嘴解释清楚什么样的爱情才算惊天动地,这事也只有顺其自然了,话说李大嘴的初次暗恋虽然来得晚了点,但好歹有了暗恋的感觉不是,这第一步可是整整等了三十五年啊,到时候喷发出来肯定会火热无比。

正说着,黄狗儿和张老师也到公社了,方文索性招呼厨房早点开饭,饭后还要抓紧时间酿造猴儿酒,等李大嘴学会调配后,他以后也就轻松了。

话说,最近李老师也打算焕发第二春了,怎么身边的人都要坠入爱河了

饭后,方文正忙着给李大嘴解说各种野果的比列,这电话响了,是杨站长打来的。

开口第一句就是:“方文,我听说你们村要建酒厂了”

脚下一个趔趄,方文差点别摔倒在地,这消息也传得忒快了,坏了,忘了给何春桃说先不要流传出去。

“恩,是有这个打算,不过还没正式确定下来。”方文也只好如此说道。

电话那边笑道:“这是好事啊,对了,今天的会议咱们畜牧站可算是露脸了。恩,正好趁着我还没调走,帮你好好想好其它几位的弱点在什么地方,到时候你出手全部搞定,这以后咱们畜牧站在镇的地位可就不一样了。”

方文一听,顿时骇然,光一个何春桃就差点要了他的老命,这要在来几个,真就如屈原大师说的那样:积毁消骨了啊。

连忙出声道:“别啊,能搞定何春桃完全是运气了。”

电话那边笑道:“恩,你就放心,我老杨从来不打没把握的仗,不过,估计也不用找那几位的弱点了,何春桃帮你这样一宣传,以后那几位估计会主动来找你。”

方文惊愕的问道:“何春桃都说些什么了”

“呵呵,等你到镇就知道了,就说到这儿,孙子在闹腾了。”说着杨站长就挂了电话。

方文这心里可谓是拔凉拔凉的,有了一个宣传功夫宗师级的杨站长就已经让他路人皆知了,这在加宣传委员的老婆何春桃简直不敢想啊,忽然发现之前没问何春桃要电话了,现在也只有希望妇人千万别太八卦啊。

虽然心情忐忑,可猴儿酒却不能耽搁,又赶紧招呼李大嘴和黄狗儿一起开工,三人一直忙到月枝头,这才把新酿的酒放到苕窖里。

:这章一万字,连贯码出来的,索性一章就发了。

第148章大雨倾盆

第148章大雨倾盆

入夜,方文这才想起放在鱼庄的猪肚和排骨,还好储存在冰箱里到也不怕坏了,而买的电脑还在面包车上放着呢,看白天路边的情形,估计在过两天这网线也能拉成了。

在这些年里,村里实际上有很多次都在向外面的发展速度靠近,但每每都失败了,好比在二十年前,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修建了沼池;十五年前,村里开始修建自来水管;十年前,村里牵上了电视光缆线;八年前村里有人实验果树嫁接优良品种;五年前村里有人开始用抛秧苗技术;三年前村里有人大量养狗出去贩卖,等等等等,这么多年来,总有些见过市面的村民想把外面的发展理念带到村里来。

但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惨淡收场,有俗语说:要致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可在这个小山村里,其实路早就修好了,而每个家庭的孩子其实并不多,独生子女也有不少,而关于树木,种的可就更多了。

但村里仍然穷困潦倒,关键是还是没有特产经济农作物,镇上又没有相关企业提供工作机会,致使大量青壮年不得不外出务工。

龙洞镇作为一个户籍人口过十万的大镇还好一些,旁边一些小镇也就几万人,赶集日一过中午街道上连行人都见不到,这种情况下,村里人口严重不足,就更别提发展了。

摇了摇头,方文拉回了思绪,让黄狗儿看电视别太晚了,就自顾睡觉去了,今天可算是杀死了不少脑细胞啊。

“轰隆,轰隆”

也不知道是夜里什么时辰,方文是被阵阵雷声吵醒的,村里也有些日子没下大雨了,不过现在也不是雨季频发期,而要到了收玉米稻谷的时候那才是几乎隔天就要下雨。

此时也没在意,睡意正浓的方文拉上被子又睡了。

第二天一早起来,方文才发现这场雨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坝子里全是一朵朵的水花,平坦的地面居然都来不及把水流出去,大雨倾盆啊

都到这个点了,丝毫不见一丝阳光撒下来,狂风大作,竹林一片片的倾斜,又坚强的挺直过来,一枝独秀的桉树也被压弯了腰,不远处的芭蕉叶都被风刮成了一条线条。

坏了,方文忽然想到屋后的种子地,这可是刚点下没几天啊,连忙穿上蓑衣戴上斗笠,又寻来锄头一溜烟跑到地里,还好,他的竹片插得比较深,塑料棚子还没被掀飞,不过已经有不少刮破了。

连忙寻来石头把边上压住,没一会,黄狗儿也戴着小草帽跑了上来,方文把搬运石头的事情交给了黄狗儿,自己又拿起锄头开始挖出一条条的小沟,还让多余的雨水顺着流出去,不然这种子肯定要泡烂,这些种子可是花了他大量的时间啊,也有太多的希望在里面,虽说之后还能在点,可毕竟耽搁时间。

其它的农作物也顾不上了,应该会有点损失,不过也只有一点而已,影响不大,玉米也没问题,在过十几天就可以摘了。

但现在农田的稻谷可就不一样了,这时候稻穗已经抽了出来,正是生长米粒的最佳时间,按说下大雨也没什么,如果这雨一直停不下来,小河的水上涨,那靠近河边的农田可就完了。

想到这儿,方文站到高处,往下面的农田一看,好家伙,一片片的蓑衣在眼前晃动,显然村民们比他更有经验,这天不见亮就下到田里,即便农田在高处,河水上涨也淹不到,但是田里的水却不能太深了,这时候必须要放水。

这山沟里村民所有的吃米都靠这一季的收获,村里的气候条件决定了稻谷只能收割一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