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2 / 2)

永宁 苏展眉 2391 字 2023-10-07

gu903();他到卧房去,翻找了一会儿,拿了只匣子回来,道:“这件东西,是到了物归原主的时候了。”永宁打开,正是多年前她赠他的那只玉环。董彦道:“我是早就想把这东西交还给公主的,然而若非亲自为之,总觉得有损公主清名。公主后来嫁与宋兄,我更是不能再提。时至今日,公主既坦言相告,这玉环,该是属于大辽国主的物件,我断然没有再扣留的道理。”永宁顺从结果,不可抑止地想起那片雪原,彼时的心思,也在心中复苏过来。董彦也是一样的。羁绊多年的情愫,虽已被彼此淡忘多年,却是在此时才得以真正了结,都觉如释重负。

星汉西流,夜色浓稠如墨;蝉声聒噪,幸而还可忍耐。弹指十年,恍如隔世。

到五月底,案子审结,朝中宋闻庸一党大小官员,或杀或贬,各有责罚。官场为之一净,却也为之一空。那时的靖和帝并不知道,他此时的严刑峻法,竟为后世埋下了一个极大的祸根。

朝野欢腾,而作为这场事件中最凄艳的颜色,宋盈被追谥侯爵,谥号忠肃。永宁猜想,宋盈大概不会喜欢这个看起来异常刻板的谥号,不过那又何妨,即便有个好听的谥号,又于事何补。绿衣封为翁主,交由淑妃纪氏抚养,至于长安,一时没有任何旨意。

皇后宋南思,废为庶人,贬往永巷。

六月,大辽发的一封国书送到京城,是请求归还永宁公主的骨灰,以及幼子长安。靖和帝隐去了后面的部分,将关乎永宁的事情,交由朝堂讨论。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不准。靖和帝于是下旨,整理公主生前衣冠,若大辽国主有心,准立衣冠冢。至于长安,靖和帝暗中安排他出宫。

董彦自告奋勇,接下这一回使者的差事。

临行之前,永宁去祭奠了宋盈、永徽和念蓉。这一去,便是真的与大景的土地永别了。

到这一刻,永宁很感谢靖和帝。不仅仅他放了长安自由,也因为他原谅了自己的懦弱,成全了自己的渴望。永宁清楚,自己隐藏在董彦家中的事情,瞒得过满朝文武,但其实瞒不过有着无数眼线的皇上。

路上事不必多提。

永宁在四月间其实设法寄出过一封信,只是多半到得晚了,与思昭的国书之间,错开了时间。或者,那封国书才是思昭设下的一场障眼法,事到如今,当然也无须深究。她要回去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没有前次那么盛大的亲迎,是思彰接他们入城。

马车驶入宫门,永宁听到勒马的声音,而后她听到董彦说:“大景鸿胪寺卿董彦,参见大辽国主。”

一颗雀跃着的心,在那一刻,忽然安定下来。

她推开车门,毫无意外地看到他。深紫色的常服,戴玉冠、佩琼琚,相较十年之前,多了些沉稳,也添上些风霜。不知他是什么时候开始蓄须的,看上去愈发老成。

永宁把长安领到他面前,柔声道:“长安,这是爹爹。”

夕阳和暖的光辉之下,思昭抱起他初次谋面的幼子,很是小心,甚至眼中也有一点晶莹。长安却不认生,伸手就去揪他的胡子。永宁一时没忍住,掩口笑出声来。

并不是君王和公主,也不是一国帝后,只是久别重逢的家人。

如此珍贵,如此平凡。

如此圆满,如此幸福。

作者有话要说:我本来想把归途拖长的,然后发现扯废话也没什么意思。既然一不留神就写到预设的结局画面了,那干脆就这章正文完吧。

反正我还没甜够,我要再甜一章片段

因为佩珊和绿衣的番外好像都甜不起来ia飞。

、各种片段

嗯我觉得正文收在上面那章蛮合适的,但是还没甜一段呐不开心

叙事风格都会变,比如,嗯,可以来个比较轻快的语气。

我还是很萌的

s:这文以后万一还有更新,一定是在这章。

所谓小别胜新婚,何况久别。于是四个月之后,思昭从太医那儿听到了“恭喜皇上,娘娘有喜了”这样的话。

永宁摸摸肚子,抬头看看思昭,简直温柔得像水一样。

思昭也就只能做出一副欢天喜地的样子接受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