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白起归朝(2 / 2)

白起赤眸微抬,字字泣血,“臣此生所求,唯做陛下掌中利剑。剑锋所指,纵使千里血海,臣亦在所不惜!”

他右手重重按在胸前甲胄上,金属碰撞声在殿内回荡:

“若有一日马革裹尸,亦是臣毕生所愿也!”

当他最后一字落下,殿中烛火骤然一暗。

此刻,除了同被陈星河召唤而来的诸葛亮、曹正淳等人,文武群臣无不感觉心神震颤。

陈星河眼中泛起欣慰的涟漪。

他能感受到白起灵魂深处的那股绝对忠诚,更感动于这位千古杀神重生后的赤胆忠心。

陈星河忽然起身,玄色龙袍上的金线在晨光中流转。

他缓步走下丹墀,亲手扶起白起:“朕不会让你死。”

他的声音很轻,却让满朝文武听得真切,“朕要你一直活着,为朕开创出万载不灭的帝国!”

白起重重垂首,抱拳行礼道:“遵命!”

“朕已在城西为你备好府邸,并赐你黄金千两,你先好好休整几日。”

陈星河回到龙椅上,缓缓开口道:“待战事再起,朕再召你。”

“臣随时待命。”白起的声音依旧沉稳有力,但若细听,能辨出一丝动容。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只要陛下一声令下,臣即刻便可出征。”

陈星河满意地点点头:“去吧,好好休息。府中一应俱全,若有需要,尽管开口。”

“谢陛下恩典。”白起再次行礼,转身离去时,玄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芒。

他的步伐依旧稳健,却比来时轻快了几分。

随着白起的身影刚消失在殿门外,满朝文武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

几位年迈的文官甚至掏出汗巾,悄悄擦拭额角的冷汗。

这位

"人屠

"将军身上散发的肃杀之气,实在让人喘不过气来。

殿中刚刚恢复平静,兵部尚书杨廷越便急步出列,手中奏折微微发颤:“陛下,北疆急报!”

陈星河眉头一皱,龙案上的手指轻轻敲击:“北蛮还在纠缠?”

“回陛下,”杨廷越声音沉重,“北蛮各部已与鲜卑结盟,集结四十万铁骑陈兵晋北。更可恨的是。”

他猛地提高声调,“这些蛮子仗着骑兵迅捷,不断派出游骑袭扰我边境村落!”

老尚书说着,展开奏折,声音发颤:“晋州已有十七个村庄遭劫,百姓死伤过万!蓝老将军虽拼死守关,奈何兵力悬殊,只能......”

陈星河眸中寒光一闪,指节重重叩在龙案上:

"这些蛮子,当真以为我大武边关无人?

殿内烛火微微摇曳,映照出群臣凝重的面容。

诸葛亮轻摇羽扇出列:“陛下,秋深草黄,正是北蛮粮荒之时。此番大举进犯,必为劫掠越冬之粮。”

他微微躬身,声音清朗:“臣请行坚壁清野之策。可令晋州边民尽数迁入城中,粮秣辎重一并内运。待北蛮游骑深入...”

说着,诸葛亮用羽扇在殿中央虚划一道弧线:“我军可在险要处设伏,彼时北蛮粮草不继,必成困兽。以逸待劳,可一举歼之。”

闻言,陈星河沉吟片刻,指节在龙案上重重一顿:“准!”

“即刻传旨晋州。”皇帝的声音冷冽如刀,“边境三十里内,百姓尽数迁入城中。一粒粮食,一根柴禾,都不许留给北蛮!”

侍立一旁的刘瑾连忙躬身:“老奴这就拟旨。”

陈星河缓缓起身,玄色龙袍上的金线在烛光下流转:“再传白起。”

他顿了顿,眼中杀机毕现,“五日后,发兵北疆。”

“户部、工部、兵部准备好大军所需的粮草辎重。”

殿外忽起一阵秋风,卷着落叶拍打在朱漆殿门上,发出

"啪啪

"的声响,仿佛在为这道杀伐之令助威。

“这一次...”陈星河负手而立,声音里带着刺骨的寒意,“朕要用四十万北蛮大军的头颅,祭我大武边关的冤魂!”

满朝文武闻言,无不肃然。

几位武将更是热血沸腾,拳头捏得咯咯作响,纷纷出列欲随军请战。

诸葛亮轻摇羽扇,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这才是雄主该有的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