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1 / 2)

樊牧的急转弯让嬴政差点闪了腰,他一怔,而后下意识的问道:“什么意思?”

“什么叫做不是现在大秦应该走的路?”

听着嬴政迷惑的问话,樊牧嘿嘿一笑:“说了你也不懂,在如今这样的大秦情况下,想走这样的路最后只能够走歪。”

嬴政有些不解,紧接着追问道:“先生不说,怎么知道我不懂?”

樊牧撇了撇嘴直接问道:“那你懂什么是上层建筑吗?你懂什么是经济基础吗?”

“你懂什么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吗?”

“你懂在一定经济基础的情况下,上层建筑才能够合理的发挥自己的作用吗?”

樊牧一连串的问题问的嬴政脑子有些发懵,他发现自己的确是不懂樊牧所说的这一系列的词语到底是什么意思。

唯有“上层”“建筑”“经济”“基础”这些词汇他勉强能够揣测一二,可连在一起....他就真的不懂了。

见着隔壁的秦同沉默了,樊牧这才是说道:“你甚至连这些词语的意思到底是什么你都不懂,那该让我如何去给你解释呢?”

他叹了口气:“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吧,身为一个在秦国长大的人,你对商鞅应该并不陌生吧?”

“那你觉得当初的商鞅为什么能够成功的施行变法?”

嬴政摩挲着自己的下巴说道:“得益于当时穆公的支持?”

樊牧直接否定道:“这的确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但却并不是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实际上是因为“铁质农具以及牛耕”的出现以及扩展使用,因此秦国的经济开始逐渐的发展,秦国、或者说天下都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也就是“地主阶级”,或者叫做“新权贵阶级”。”

“商鞅变法的本质,便是这些新出现的阶级想要掌握话语权,从没落的老贵族手中抢夺权力。”

樊牧徐徐的说道:“以此事来做解释。”

“上层建筑,便是商鞅变法之后,秦国新的社会制度和等级划分。”

“经济基础,便是这些铁质农具以及牛耕的出现以及使用,推动的社会经济发展。”

“简单点来说,就是经济改变政治。”

嬴政有些恍然。

你要是说什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他是不明白的,你要是说经济改变政治,那这个他是明白的。

“先生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没钱什么也干不了。”

“比如当年陛下修建骊山皇陵以及奔驰向天下各地的“驰道”,但因为财政空虚、以及民力疲惫的缘故,所以一直十分缓慢无法修建。”

“再比如,如今的陛下哪怕是真的想要看向黔首,可因为没钱的缘故,也什么都干不了。”

“陛下想要见黔首,便需要巡查各地,而后一点点的见众生;可见众生的过程、巡查各地的过程,都是要钱的,如今大秦的情况事实上是无法支出这一笔钱的。”

“所以这些钱就会让黔首变得更加困苦?”

嬴政十分聪明,他只是从樊牧的些许话语中便想明白了樊牧说此时大秦不适合走这一条路的原因。

他继续顺着这个思路分析道:“而更加困苦的黔首事实上是无法理解陛下举动的,他们只会更加痛恨陛下、痛恨皇帝,继而被野心家们蛊惑从而谋逆。”

嬴政说着说着,再联想到自己先前的行为举动,以及之后的打算,甚至是联系到了樊牧的预言,这才是明白了一个事情。

为什么樊牧说自己死了之后,大秦一定会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