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听书(1 / 2)

当顾昭和赵云前往冀州之时,楚翔也正牵着龙马,踏入了长安城东的宣平门。

她自邙山一路向西,来到长安,路上这几天,伤势略有好转,已经可以略微动用一些沧溟气。

既然感受到了两心知传来的共情,得知顾昭还活着,那么赶回洛阳,也就不急在一时。

她本想写封信给冷寿光,但如今黄巾肆虐,商队稀少,一路之上,她也没有遇到合适的寄信人。

故此经过长安,便来城中逛逛,一来见识下这天下有名的都市,二来也想碰碰运气,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商队。

正行之间,忽听前面有声音传来。“列位上眼,今日小的伺候列位一篇新出的故事。”

楚翔驻足凝望,但见道旁古槐下乌泱泱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透过人缝望去,场中站着个瘦削的江湖艺人,看似三十出头的年纪,古铜色皮肤却已泛起戈壁砂砾般的粗粝感。

那人身着褪色的褐色短衣,脚踩磨破的草鞋,正自招揽生意。

她遇到顾昭之前,已在江湖上闯荡过一年,听过不少这种民间艺人的故事,大多是胡编乱造,语不惊人死不休。

此刻乍见了熟悉的场景,倒是颇有些亲切,便走过前去,站在人堆之外,听他讲些什么。

“这段故事,说的是本朝之事。却说三十年前,凉州城外,敦煌郡西三百里处。狂风肆虐,黄沙滚滚,天地间一片昏黄。”

见周围的人越聚越多,说书人当即开书,他的声音谈不上动听,但铿锵如铁,每句词说出,都仿佛卷起塞外带着血沫子的风沙,别有一番韵味。

“在这沙海之中,矗立着一座城池,城墙全由青黑色的石砖砌成,每块砖石长五尺,宽四尺,厚三尺。”

说书人连讲带比划,说得煞有介事。

“只这一块砖,便需一精壮工匠以铁锤全力敲打三日,再以烈火烧煅七七四十九个时辰方能铸成。”

“那城墙高达五丈有余,在这沙海之中,好似一条巨龙,而那唯一的城门,便仿佛巨龙的血盆大口。只是此刻,那城门正紧紧地关闭着。”

说到这里,他的声调忽然提高。

“城门之前,有一人一袭青布道袍,背向城墙,迎风而立。他的衣服袍袖被吹得疯狂飞舞,身形却坚如磐石,纹丝不动。在他面前,便是一望无际的大漠黄沙。”

他说的绘声绘色,画面感极强,围观的百姓胃口被他吊的十足,一个个聚精会神,就连楚翔也觉得这故事不错,自己从未听过,不由得也凑近了些。

“这位道长站了片刻,忽然心有所感,眼角微微跳动。当他抬头看时,原本颜色惨白的残阳不知何时,竟已变得妖艳如血。”

楚翔心中好笑,这些江湖艺人,确实能说,随便什么小事,到了他们口中,那都是惊天动地。

“青衣道长的眼中精光一闪。那一刻,他看到的景色可太不寻常了。在黄沙映衬之下,残阳周围还环绕着一圈赤紫色的光晕,就像干涸的血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