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炮灰郡主后我成了团宠》TXT全集下载_12(2 / 2)

gu903();大多不过些小症状,郗瑶此行带了不少常用的药材,即便没有,也专开了便宜的草药。很快便一一检查完,最后一位却是位十来岁的小姑娘,黑黑瘦瘦,眼睛大大的。

“大夫……能去我家给我娘治治吗?”她怯生生问。

村长抽一口旱烟,说好话道,“这孩子叫四丫,家中苦,只她娘和他们兄弟姊妹几人,全靠她娘养活一屋孩子,前段时间陈娘子摔了一跤,家里更不好过了……”

郗瑶揉揉手腕,“走吧!”

忙了大半天都没歇片刻,逢春跺跺脚,收拾药箱跟上去。

四丫家就在靠近村尾处,两室的屋子,家中看着虽贫困,可收拾得还算干净,只不过一进屋便闻到隐隐的药味。

床上半躺着一妇人,面黄肌瘦,接连咳嗽几声,听到动静,问道,“谁回来了?”

“娘!是我,”四丫快步过去,兴奋道,“娘,我给您找了大夫!

“咳咳……咳咳咳,你从哪儿找得大夫?咱们家都什么样了……哪咳咳还有钱找大夫……”

“娘,这位大夫是来义诊的,不收药钱不收诊金,村里好多人都看过病了,大夫都给治过了,您的伤肯定能治!”

陈娘子抬头看去,见是个面嫩的小大夫,瞧着年岁还小,心中刚燃起的希望又熄灭了。

她的腿伤连老大夫都没办法了,何况是这么个没出师的小娃娃呢?

郗瑶看了看她僵着不正常的腿,问道,“娘子的腿摔过?想必有段时间了?”

陈娘子点点头,心道莫不是四丫说的?

郗瑶上前摸了摸,摁住她试图往回缩的小腿,“别动!医者面前不分男女!”

陈娘子强忍着不动,由着这位小大夫检查,看他神情不变,心里慢慢又燃起一点想法,“不知……不知我这腿?”

“没及时治伤,骨头长歪了。”郗瑶收回手,“若要治好也有办法,只是一得不怕疼,二得慢慢养,起码两三个月需得好好注意。”

“我……我不怕疼!”陈娘子听到能治,已是激动不已,至于后续调养,也得先治好腿。

郗瑶让逢春将药箱打开,净手取了颗药让陈娘子服下,朝面露担心的四丫道,“小孩出去吧!”别吓着了。

“我不怕!”四丫摇摇头,“我娘若有事还能叫我,我不添乱就看着……”

“行吧,不准乱叫!”郗瑶丢下一句,边回头开始。陈娘子的腿伤当初无外乎骨折了,后来没治好,骨头现下已长歪了,导致疼痛难忍,小腿僵硬,不能长久站立。眼下只能打断重接,施以药物辅助重新生长。

逢春按住陈娘子,看她晕过去还疼得一抽抽,只觉得自己小腿也一阵阵疼,反观郡主神情淡定,手脚丝毫不乱。

半个时辰后,陈娘子悠悠转醒,只觉得小腿疼得紧,不由摸过去,已被绑好,似乎还涂了药膏。

四丫端了黑乎乎的药进来,眼睛又惊又亮“娘,喝药!”

“娘的腿……”

郗瑶推了门进来,“按时内服外敷,等骨头长好便成了,只是日后还得多注意,有条件弄些骨头汤养养吧!”

陈娘子面露喜色,“多谢小大夫多谢小大夫!”

郗瑶摆摆手,示意她喝药,待她喝完,问起事来,“你的伤原也不是多严重,当初怎么不去看大夫?”

“这……家中贫寒,城中的大夫看不起,也付不起药钱……游医又迟迟未来,等来了腿伤已经严重了……”

“唔,看你家孩子挺多,若家中有孩子会医术,一来家中有事也能及时救治,二来也能贴补家用。”

陈娘子苦笑一声,看这小大夫细皮嫩肉,心道大概是富贵家里出来的,哪里知道他们平民百姓学医的困难?

“东边小常山最近便在广招学徒,不收拜师费,我看您家四丫机灵,若是能送去学学,未必不能成为大夫!”

“四丫?”陈娘子看了看站在一边眼神明亮的女儿,摇摇头,“不成不成,她一个姑娘家,哪能去学医?”

郗瑶脱了帽子,“不瞒您说,我便是姑娘家,小常山乃是我师门,如今不也能外出行医?”

陈娘子看她铺满一肩的乌发,愣了愣,小大夫竟然是个姑娘家?难怪……眉眼秀丽,身形瘦弱!

她一时顿住,一旁的四丫只觉得心里砰砰直跳,直到一声“不成”,她的心才落了下来,低垂着脑袋,掩饰不住内心的失落。

陈娘子面有窘色,“她哥哥姐姐忙着做活养家,家中还有两个弟弟,我又成了这样,这……只能由她照顾……”

郗瑶心下叹了一口气,是了,再小的女孩百姓家中可能会愿意送去学院,可她们学医却是太早了,若不是有天赋,还得派人照顾。

若是大一点的孩子,十岁左右最好,可这个年纪,在家中已能照顾弟妹,再大些便是家中劳力,或是订亲待嫁。

又怎愿送去学医?

第34章

郗瑶心下明了,也谈不上多失望,只是多少还是有些无力。

她将帽子带好,吩咐逢春留下几副药,便告辞离去。

“娘我去送送他们!”四丫追了出去。

郗瑶回头看小孩急匆匆的样子,招招手,四丫上前,郗瑶伸手拍拍她。

小姑娘犹犹豫豫地开口,“我不识字……也能学医吗?”

“这有什么不能,你还小,便是边学医边识字也不迟。”

“小常山……真的还收女……学徒?”

“小常山只收女学徒……”郗瑶说完,见她眼神一亮,不禁笑了笑,褪下手腕的菩提珠,“拿着这东西,若是有一天去小常山,拿出这东西,一定让人留下你。”

四丫站在门前,紧紧握住木珠,目送马车离去,心里有了些不一样。

郗瑶上车便靠着闭上了眼,逢春取了薄披风给她盖上,试探地叫了声,“郡主?”

“没事,”郗瑶有气无力应着,“太久没看诊这么多人,回去歇歇就好了。”

逢春心下担忧,直到回府见郡主如往常似的用膳歇息,才放下提的一口气。

郗瑶歇了两天,着人将小常山收女学徒一事传了出去。西城北城,郊外各个村子渐渐都听说有这么一回事儿。

不过大多数人只当是个传闻,没想过要送自家女儿去学劳什子医术,迟早要嫁出去,学那东西做什么?有些人还打听着那小什么山收不收自家儿孙,他们家儿孙聪明机灵,定能做个好大夫!

郗瑶也不急,郗长臻听说了,倒指点了几句,“传下去别忘了说吃喝全在医学院,额外帮工还有月钱。再有,妹妹怎么忘了慈幼院的人?”

“嗯?”郗瑶不解,“慈幼院的人早便在庄子上了。”

“京城可不止一个慈幼院……”

原来慈幼院还不止一个?郗瑶皱了皱眉,让人将赵三找来,这小子果然知道。

他拍着胸脯保证,“郡主放心,小子一定将事情办妥!”

自从在医馆帮工有了月钱,他又接济过两回,两个慈幼院的人本就信他。他又机灵,带着小七出门,活生生的例子,没两天便将慈幼院的那帮孩子都忽悠到了庄子。

将小七调出来,男孩们安排在一处,大些能做事的便在医馆帮忙,小些的也都住在医馆后院,打打杂。

女孩们仍先住在庄子上,于青芜管着,得空教着识字,另派了个嬷嬷管着。

于青芜性子温和,行事果决,郗瑶原想着待学院建好后,她来做个“行政主任”,统管着这些学生,没想到她却不愿意。

“其实比起管事,奴婢更想跟着学些医术,”于青芜温温柔柔道,“去岁在归一园内劳郡主相救,便有意寻了医书看,后来……现下有机会,还是想学学……”

她既然想学,郗瑶自然同意,“这样吧,以后院内琐事自有嬷嬷管,你只带着学生跟着一起学吧!”

这边庄子上已有十余个小姑娘,性子不一,有乖巧懂事的,也有性情偏激的,不过嬷嬷是个厉害的,姓高名仪尓,是当年定国身边的大丫鬟,战场上都去过,何况这么几个小丫头?

没几日便管得服服帖帖,安安静静和于青芜学认字。

郗瑶放下心来,安心等顾霄的消息。

顾霄之前和徐三少爷打过一场,两个被妹子坑的人惺惺相惜,倒是熟络起来。老将军看他俩玩得来,索性让三儿带着小弟子去了城外军营,免得小弟子秋里跟着巡视边疆不适应。

顾霄上辈子在军营里待了十几年,怎么会不适应,不过师傅一片好心,便听从安排。在营里过了段如鱼得水的日子,回来先找了侯七问山上的事,得知一切安好,才吩咐几句。

隔天便领着两个丫头去找郗瑶,郗瑶听完他的话,这不就是找的托吗?

“她俩愿意学吗?”

“怎么不愿意,”顾霄指指左边那个丫头,“她娘病痛缠身,家中每年吃药耗费不知多少,家中阿爹与两个哥哥做活也挣不来几个钱,你这儿又能学医,又能领月钱,她出来还省了家中粮食,这等好事,不过是众人还不敢相信罢了。”

郗瑶按他说的,将两人送去了庄子,两个小姑娘战战兢兢,听说半月可回家一次,才松了一口气。

“你这边消息已放出去,暂时也别招人了,等着学院建好,人求着进去才好。”顾霄喝口茶,又问,“光想着招那么多人,你一个人教得过来吗?”

郗瑶耸耸肩,笑眯眯道,“嘿嘿才不会只有我一个呢,我拖阿爹查过,京城里原来还有一位夫人,也善岐黄之术,寻个黄道吉日,我得亲自上门去请!”

上辈子大多时间他都在边疆,京城里善岐黄之术的夫人,顾霄还真不太清楚,不过郗父给的消息,想必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这回他可猜错了!

这位夫人姓吴,夫君是礼部尚书郑大人,郑大人前几年因病过世,其扶棺回乡,今年三四月才回京。

吴夫人出身江宁吴氏,正经的书香世家,族内代代出大儒,先前世家书斋里便有过吴氏大儒所注经义。

吴夫人自己也是饱读诗书,有名的才女,连医书也研习过。

对这等大家,郗瑶十二分的尊重,提前便派人送了拜帖,等了两日,吴府回了信,却是婉拒了。

逢春有些不高兴道,“主子还忙着选拜礼呢!纠结来纠结去人家还不乐意咱们去!”

海棠推推她,“吴夫人三年没回京了,才回来总是忙些。”

“怎么就才回来了,这都几个月了……”逢春嘀咕。

郗瑶看着这封拒绝信,说辞很官方,可人家本来就不认识她,即便拒绝了拜访也正常,只是好不容易有个这么合适的老师,郗瑶可不愿轻易放弃,她提笔又写了一封信。

接连两回,那边都婉拒了,第三回总算是同意了拜访。郗瑶带着千挑万选出来的拜礼登门了。

她曾经的学校就有一位女老师,德高望重,医术高明,真正的国手大拿,老太太和郗爷爷一辈,两人还认识,对郗瑶自然没那么客气,别人的作业一百分,她的要求得是一百二十分。

老太太带着一黑框眼镜,说话时嘴边带笑,可凉凉地看她一眼,刚有些得意的她立马被拽回了地上。

是以见这位据说才德兼备的吴夫人,郗瑶莫名有种见老师的既视感,在马车上翻来覆去将早准备好的说辞又顺了一遍。

吴府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安静,无论是守门的小厮管家还是带路的丫鬟婆子,行动间衣角不乱,嘴边笑容的弧度丝毫不变。

转过照壁便至花厅,吴夫人正襟危坐,见人来,远远起身,等郗瑶到跟前,她已福了下去,“臣妇郑吴氏给昭宁郡主请安!”

郗瑶忙将人扶起,笑盈盈福身道,“夫人安好!”

吴夫人侧身避过,严肃道,“郡主不可,按品级,臣妇万不敢受郡主的礼。”

郗瑶是正一品的郡主,吴夫人是正二品的夫人,从品级上说,却是不该受礼,只是私下里又不同,像徐夫人,她也是一品,按规矩,该像皇室一品行礼,可郗瑶每每徐姨徐姨叫着,她不也受了。

郗瑶只笑着,“夫人严重了,从祖母那一支来说,夫人还是我的长辈呢,小女给长辈行礼,天经地义。”

高门大户联姻错综复杂,像郗老夫人殷氏便与吴夫人婆婆同出一氏,乃同枝的堂姐妹。

吴夫人微微皱眉,没再言语,只让郗瑶就座。

两人对坐,郗瑶这才有机会打量起她。

原以为吴夫人年岁颇长,其实她看着不过三四十的样子,听说她先前一直在为郑大人守孝,只是如今已三年了,她还是一身素衣,只佩简单的银饰。

前朝提倡女子守节,朝廷还表彰过那些为亡夫守一辈子孝的“烈妇”“节妇”。可大燕倒没这规矩,照建元帝的说法,“守个屁节,再守下去,下面人都打光棍得了!”

确实战乱时流离失所,逃难中最先抛弃的往往便是女性,新朝初立,女性本就少,朝廷还等着人口恢复,提倡寡妇再嫁还差不多。

是以极少见吴夫人这样,回乡守孝三年,回京还是如此装扮。三年守孝还能说是与郑大人感情深厚,如今这样又是……

郗瑶将疑惑放在心里,面上扬起一抹乖巧的笑容,主动找起话题,接连提了几个。

“夫人博览群书,听说所读书籍一屋且放不下……”

“听闻夫人从水路北上经过楚江,可去看过天门山盛景?”

“夫人在南边待了几年,想必刚回来口味有些不合,我那边有一个做南方菜极好的厨子……”

“不必了!”吴夫人捋捋衣角,“亡夫仙逝,我为他守孝,不沾荤腥。”

“素菜那师傅也会做……”

吴夫人打断郗瑶的话,“郡主登门做客,府上连杯茶水都未上,未免太过失礼。”

她招招手,身边侍立的一个青衣丫鬟退出去,没一会又进来,身后跟着个小丫鬟端着茶盘。

郗瑶暗叹一口气,正题都还没入,吴夫人便已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看来今日不好说服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