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攻略手册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30(1 / 2)

“大家都坐,长公主,你也坐啊。”楚月兮的声音把她从交织的回忆和后悔中拉了回来,抬眼就看见他们口中那个平平无奇的小丫头片子坐在帐内,举手投足尽显恣意。也是啊,能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整个九夜危局的人,又怎么会平平无奇?百官不过是需要推一个在乱世中可以替他们顶罪的人出去罢了。

思及此,她倒是不怕了。

“楚将军,你前些日子让人带话给我要诚意,今天我带来了。”长公主朝着身后跟来的人一招手,便有两人被五花大绑扔进了帐子,楚月兮抬眸看了看,一人是沧澜的主帅,两人交过手因而有印象,另一个圆圆滚滚的中年男子她思索再三还是没能想起来这人是谁。

楚月兮:“您哪位?”

地上的人正在疯狂蠕动,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长公主抢了先,“这是我同父同母的哥哥。”

楚月兮愣了一下,下意识看向温子酌,却见那人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安安静静喝着粥,倒是连深对地上的人很感兴趣,他起身走近仔细观察了一会儿,啧啧道:“上沅的水土可真是养人,看看这皇子长得,多么圆润有福相。”

连带着长公主在内的众人同时默了一下,然后楚月兮帮着大家说出了心声,“被绑成个粽子扔在敌军营地里,这样的福气不知道殿下喜不喜欢。”

连深:“……倒也不必。”

长公主大致了解他们的身份,此时更是心生羡慕,垂眸道:“这就是上沅的诚意,换两国五十年和平,不知道将军意下如何?”

第89章

长公主没能得到想要的答复,当然了,也不是楚月兮拒绝了她的诚意,只是没表态,然后好吃好喝把人留在了御北军里——连带着被她五花大绑带来的沧澜主帅和上沅那个圆润无比的皇子。

大概是楚月兮下了死命令,整个御北军上上下下对她都非常礼貌,各种要求也是有求必应,实在应不了就直接去报楚月兮,甚至都没有限制她的活动范围,在营地里转悠了几天,始终是一副她随时可以离开的样子。

长公主迷惑了,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她给看起来纯良和善的小士兵塞过银子,只可惜意料之中的没能问到一个字有用的消息,那小士兵拿着银子还诚恳地跟她说:“我们将军下命令说公主要走万万不可阻拦,您要是不愿在这呆着,回去也就是了。”

长公主:“......”她倒是想,但是她不敢。

……

在距离她没多远的主帐里,楚月兮几人围着火炉在听虎子讲故事,时不时传出几声笑,与长公主本人此时沉重的心情大相径庭。

就这么相安无事的过了几日,上沅皇帝的求和书送到了御北军营地外。

这时,长公主终于明白自己上了这群狐狸的当,看着前来求和的使者悔不当初。

楚月兮一边翻看着长达几页纸的求和书,一边还没忘抽空跟一旁行尸走肉似的长公主聊天,“公主殿下,你也别有什么心理负担。虽然是你自愿留下的,但是你不说我不说,贵国皇上想必也不会知道,退一步说,即便知道了也不见得能找到证据。”

长公主一脸茫然地看向睁着眼睛说胡话的某位将军。

“公主殿下且宽心,你为两国和平贡献了这么大的力量,于情于理我也得保公主一命。”翻看完了求和书,楚月兮嘴角的弧度眼见着更明显了些,她倒是也不避着那被套路了的公主,直接把求和书放到她面前,问:“看殿下这么好奇,不妨一起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长公主:“......”

见她不说话,楚月兮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自顾自接着说:“要我说,你们前朝的那些官员估计一个个都老糊涂了,等你们新君继位,抓紧把能换的换了吧。”

“楚将军,说的……在理。”俗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长公主被楚月兮气的额角青筋暴跳,脸上表情换了几换,最终还是扯出一抹浸了苦瓜水的笑,说:“父皇病榻缠绵已经久不理政,这才出了些荒唐事,九夜乃是传承百年的大国,想必也不会同我等计较。”

“话可不能这么说。”见她不接,楚月兮便把求和书拿回来随手扔到了身后的书案上,摆摆手道:“长公主可别给我们扣这帽子,什么大国不大国的,我们戍守边关无非就是想保一方安宁,守百姓安乐。”

“都被人欺负到家门口了,长公主总不能要求我们敞开大门请人进来好欺负的更痛快吧?”楚月兮见她张张嘴没说话轻笑一声,“我知道站在殿下的立场上,我设计骗你骗你父皇像是坏事做尽,不过啊我的公主殿下,这是战场,这里远不比你看过那些话本里的诗词风雅。生死不过一念罢了。”

“这一点,我想殿下设计抓住沧澜主帅的时候,已经意识到了吧?”

长公主闻言没应声,安安静静回了楚月兮给她安排的帐子里。

两日后,楚月兮一人赴与上沅皇帝约好的地方详谈了求和书中的一系列内容,然后签下了往后百年两国不交战的协议,同时上沅彻底向九夜称臣,按年进贡绝无二心。当然,使者没敢提被长公主绑了的那个倒霉皇子,想来是上沅皇帝默许把他交出去了。

和谈过后的第二天,楚月兮让人把长公主送了回去,临走时,从那天就一言不发的长公主突然走过来,说:“无论如何,谢过将军留我一命,留我上沅千万百姓一命。”楚月兮笑笑没应声,只是摆摆手便转身回了帐子。

一个月后,楚月兮在西边两国交界处与沧澜签订了往后七十年不交战的和平协议,作为把主帅还给他们的交换,沧澜承诺让出靠近九夜的五座城池并且向南迁都,远离九夜。

同年五月初,楚月兮一行人返京。

连陌果然如当初承诺的,领着整个京城的百姓在进城的主路两侧夹道欢迎。这场景,一如数年前楚月兮领了长盛帝的圣旨回来的时候。她骑在马上,看了看两侧的百姓,终于长长舒了一口气——总算,保住了九夜,总算没辜负父亲死前留给她的帅印。

“哥,楚将军在信里说你成亲了?”连陌骑着马与几人并肩在街道上慢慢晃悠着,跟楚月兮闲扯两句之后凑到连深边上,整张脸都写着兴奋,“嫂子是谁?”

连深略带惊悚地看了自家弟弟一眼,疑惑道:“她都告诉你我成亲了,没跟你说我跟谁成的亲?”

“楚将军说要保留悬念,让我自己猜。”连陌控诉着,目光在周围扫了一圈,小声问:“嫂子是不是白军师?”

“算你小子有点眼力见。”没等连深回答,还在另一边跟白暮词闲聊的楚月兮突然策马闪现过来,一掌拍在七殿下的肩膀上,开口替自家军师讨好处,嘿嘿笑道:“你哥哥嫂子成亲你没去,怎么,现在知道了还不去跟嫂子打声招呼?”

“你自己没说……”连陌幽怨地瞪了楚月兮一眼,然后换了副表情去见过嫂嫂了。

……

长盛帝已经彻底放飞自我了,几人按例入宫觐见的时候被拦下来,说是皇上正与什么仙人在修仙论道,不愿尔等凡人打搅。

一早猜到结果的连陌朝着几个面露惊恐的人摊了摊手,表示习惯就好,然后突然从袖中拿出了一道圣旨,难得严肃地说:“皇兄,这是前些日子父皇让我转交给你的圣旨,如今你平安回来便接了吧。”

温子酌和楚月兮对视一眼,对于圣旨的内容猜了个大概。

待连陌宣完旨,周遭静了片刻,在连陌的带领下,几人连带着过往的太监宫女跟着一起跪地三呼万岁。

连深:“???”

当然,他的拒绝没有意义,长盛帝估摸着还没疯的这么彻底的时候已经跟百官说了此事,因而没有一人提出对于他继位之事的怀疑,个个非常迅速的开始跟着新帝做事,比长盛帝在位时要卖力不少。

连深在边关带兵,又亲自参加了北边的一战,深知现在九夜从里到位急需整顿清洗,见推拒无效索性接受了长盛帝留下的烂摊子,更国号为祈安,开始着手处理前朝积攒的诟病。

当日连陌还宣了另一道圣旨,是长盛帝给楚月兮和温子酌赐婚的旨意,不过这一道圣旨被两个当事人合力压住了。楚月兮说:“虽然沧澜和上沅暂时安静了,但是这一战我们损失不小,还有这些年边关的消耗也需要填补,我既为定西军的主帅,自然责无旁贷。”

温子酌表示御北军可以派新人过去,一来历练,二来御北军不可无人,但是朝中事务繁多,他身为太傅,自当先以国事为重。

连家两兄弟深知拗不过他们两人,只好答应先把这道圣旨压下去,待四海平定了再拿出来。

祈安元年八月,楚月兮再次请旨西行,此行除了练兵戍边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连深有心重建九夜与沧澜的经济往来,定西军守着的那一片便是打开交通要道的重中之重。楚月兮不太懂生意上的事情,不过打开交通要道维护两边和平对她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便二话不说接了旨。

同年九月,盛王殿下连陌放弃了京城中舒坦的生活,请旨去了御北军,而之前由连深带的南边那些人,朝廷则推举了新人出来。连深为了此事特意给楚月兮写信征询意见,顺带着附上了武官新秀的生平履历等,楚月兮认认真真看过,确定此人家世清白,年纪虽轻但是颇有才华便回信应了下来。

这是好事。

就像楚天和非常有先见之明的培养自家儿子女儿一样,人生不过几十年,九夜也不能指望着楚家替他们守一辈子边关,时光轮转,总要有新人顶上。

不止边境如此,连深继位第一年便开科取士,并且连同温子酌一起亲自审阅了前二百名考生的答卷,结合各方面综合评价,力求为朝廷觅得有才华又有抱负的青年才俊。

连深继位时省去了继位大典,只是在早朝上宣布了立白暮词为后,不过楚月兮请旨西行的时候堂堂九夜皇后收拾好包袱溜出了皇宫,以军师的身份跟着自家将军往西边去了。这事没多久就被整个朝堂知道了,一大群担心皇室血脉的老臣整日嗷嗷叫着上书要皇上大选以充实后宫,最后都被连深不轻不重地挡回去了。

祈安三年,太傅温子酌递上了请辞书,说是如今朝堂安稳,四境平宁,少他一个不算少,希望皇上能许他早个几十年辞了官职,去过过闲散逍遥的日子。

连深默了默,自家媳妇跟着楚月兮跑到西境几年不回来也就罢了,如今这太傅也要请辞去找楚月兮了……年轻的皇上思考了一整晚后,决定微服私访,顺带着去西边把楚月兮请回来。

作者有话要说:正文完

第90章

祈安帝连深亲自去了定西军把自家媳妇拎回了京城,前后共用时三个月——顺带着在定西军营地内为楚月兮和温子酌操办了婚事。

从连深的几个随行侍卫口中得知前因后果的楚月兮一时半会儿没说出话来,脸上写着“哭笑不得”四个大字,她奉召回京那次,连深是如何跟她吐槽自己这个新的先生的,楚月兮还能清晰的回忆起每个字,如今做了皇上倒是不舍得放温子酌走了。

在连深和楚月兮的通力合作之下,西境的通商关口重新打开,经过这几年的经营已经变得非常繁华,比起楚天和在时有过之而无不及。连深一路西行捎带着体察民情,跟着他出来的侍卫都啧啧称奇,深刻体会到经济流通的重要性。

婚事办完后,楚月兮便向连深提出了请辞,准备把定西军交给张霖和虎子管。

连深:“.…..”你们这夫妻两个一个个撂挑子不干倒是挺同步的,我要是准了,还大老远跑这么一趟干什么?!

于是两方僵持不下好几天,最后各退一步,连深表示定西军可以交给张霖和虎子,但是帅印不能交,然后给楚月兮和温子酌准了个挂职的年假,只见祈安帝大手一挥在圣旨上盖下了玺印,给这事最后拍了板。

楚月兮对此痛心疾首,拉着白暮词诉苦,“你瞧瞧你瞧瞧,这有些男人得了权势就会变,枉我跟他还有那么些年的同窗之谊,现在倒好,他当了皇上就开始拿玉玺来安排我。”

白暮词温柔地拍了拍楚月兮的头,安慰道:“我家将军是九夜栋梁,温大人于皇上而言更是亦师亦友,皇上自然舍不得。别说是皇上,想那太上皇惧你怕你不是到底也没舍得放你走?”

“.…..”楚月兮嗷了一嗓子没理她,阿词这话说的可真像是宽慰她的……

说起来这事也不是谁的原因,楚月兮一早就打算还九夜四境安稳后交还帅印走人,谁知道连深这兔崽子为了留住他们两个能从京城跑过来……不过好在祈安帝年纪虽轻却比他那不靠谱的爹清醒的多,张霖的身份楚月兮一早就跟他讲了,祈安帝本人表示:你楚将军选出来的人自然差不了。

楚月兮闻言嘴角抽了抽,也不知道这是信任还是责任。

……

白暮词终归是皇后,连深准了她和温子酌的年假后便把自家皇后拐回了京城。

无事一身轻的两个人在军中又逗留了几日,然后寻了个山明水秀的小村庄住下了。以村长为首的整个村庄都很热情,得知他们想在这里住一段时间后便为两人安排了个空院子,周围有一群非常淳朴和善的邻居。

两人安顿下来后,合计着开了个小书院,温子酌教学生们念书识字,楚月兮就负责教他们些能防身的武功。

这个村落风景独好,也就侧面意味着距离县城交通不便,村里的孩子们大多没有读书,个别几个读了书的每天天不亮就得往县城里赶,晚上都是踩着月光回来,实在是辛苦。

如今见自己村子里开了书院,整个村子的人都别提多激动了,消息传出去的当晚就有十多个人领着自家小孩过来问束脩怎么算。楚月兮和温子酌一开始想着不要,后来想想不能给孩子们留下天下万物皆可得的印象便象征性的一个孩子要了一个鸡蛋当做入书院的束脩。

gu903();毕竟在九夜对于这样世代耕种的人家来说,读书考取功名还是最好的出路,不过短短三日,连带着周围几个村的孩子,小小的书院竟然一共收了三十多个学生进来。